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近年来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涉及多种基因改变。BRAFV600E突变是甲状腺癌基因改变的代表,可通过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促进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BRAFV600E突变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有助于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且与甲状腺癌的预后相关,但需要通过具有创伤性的穿刺活检或手术获得标本方能检测BRAFV600E突变,且价格较为昂贵。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罗全勇、沈晨天课题组联合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丁雪海课题组在VIEW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AI-BRAFV600E: A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for BRAFV600E mutation status prediction of thyroid nodules using ultrasound images》(DOI:10.1002/VIW.20220057)。该研究开发了一种通过二维灰度超声图像预测甲状腺结节BRAFV600E突变的深度卷积网络模型——AI-BRAFV600E。AI-BRAFV600E在四个独立测试集中均获得了良好的预测性能(AUC分别为0.93,0.84,0.88,0.88),BRAFV600E突变型和野生型结节的深度学习得分具有显著差异(所有测试集p < 0.001)。该模型对甲状腺结节BRAFV600E突变具有良好预测性能,可为甲状腺结节BRAFV600E突变提供一种无创、便捷、影像基因一体化且具有临床实用性的预测方法。
第一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博士研究生 席闯;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 杜睿祺。
通讯作者
罗全勇,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学术任职包括上海市医学会核医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促会甲状腺疾病防治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治疗学组委员、上海市核学会理事、《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常务编委等。长期从事核医学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培养研究生25名,以通讯作者发表SCI学术论文90余篇。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和上海医学科技奖3项。主要研究方向为甲状腺癌演进机制与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人工智能应用等。
沈晨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治医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医学院联合培养医学博士。擅长甲状腺癌及甲亢碘-131治疗、瘢痕疙瘩同位素治疗、PET/CT及SPECT/CT影像诊断等。学术任职包括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核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市核学会实验核医学与核药学专委会委员、上海市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科普与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科普与翻译组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甲状腺癌相关分子机制与肿瘤靶向诊疗一体化、人工智能应用等,承担国家级、校局级等临床、基础科研基金项目多项。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