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您是第 55341948 个访问者!
您好,欢迎来到全国体外诊断网(全国实验医学网)!
热门搜索:分会介绍 | 会员名单 | 行业资讯
产品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推荐

线粒体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更新时间:2014/11/4 16:16:51 浏览次数:5395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广泛存在于多种器官中,按含量多少顺序为心脏、肝、骨骼肌和肾,还有少量存在于胰腺、脾、肺及红细胞中。AST有两种受不同基因控制的同工酶分别存在于细胞质(sAST)和线粒体(mAST)中。AST属非特异性酶,它的升高对诊断具体疾病无特异性,但对这些器官损伤的评估有重要价值。在肝细胞内有高浓度的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前者的80%存在于mAST内,其余分布在细胞浆内,而ALT只存在于细胞浆内。通常情况下,轻症肝病时血清ALT超AST,这可能是由于细胞膜虽有损伤而mAST仍保持完整,因而释放出来的主要是ALT和少量sAST。如果肝细胞损伤严重及致坏死时,则mAST内的酶也释放。在肝脏病中,mAST测定可用于评价肝细胞坏死和判定预后,诊断患者有无活动性酒精性肝病;在心脏疾病中可判定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

 

1. 肝病

  1.1  急性肝炎  线粒体严重破坏,mAST释放入血,血清中mAST明显升高,但与总AST及ALT平行。由于mAST在血清中半寿期短,如损伤不继续加重,mAST迅速下降,这时预后较好,反之说明肝细胞仍在继续坏死。在急性肝炎中mAST与AST比值明显较低,提示其肝脏病理生理改变以肝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为主。而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中则其比值明显高于急性肝炎,因此血清mAST测定能更好的反应肝细胞坏死情况,其与总AST比值亦可作为急性、慢性肝炎鉴别的一项参考指标。
  1.2  慢性肝炎  呈进行性反复性肝细胞损伤,mAST持续升高表明有持续性肝细胞坏死。而慢性肝炎虽有恢复,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及临床意义。因此血清mAST测定对判断急性肝炎是否会转变为慢性肝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3  肝硬化  相对稳定阶段,mAST活性的不高或轻度升高;晚期肝硬化时因功能性肝细胞减少,即便行继续恶化,mAST活性继续升高的幅度也远不及急、慢性肝炎。
  1.4  酒精性肝炎  乙醇的毒性作用使肝细胞线粒体损害,mAST释放入血,血清中mAST升高,与急性肝炎相比,升高幅度较低。但与总活力的比值却增高,一般在忌酒一段时间后,血清中很快下降,比值也恢复至正常。文献报道,血清mAST活性测定对有无活动性酒精性肝病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1.5  原发性肝癌  早期无变化,晚期mAST大幅度升高  mAST是在肝癌肝切除术前有预见性的指标,术前mAST值在20 μ/L以上时,术后死亡率升高。而术前mAST值在20 μ/L以下时,术后预后良好。肝切除术后出现急性肝功能不全时,mAST/AST比值有意义的高值;而术后良好的患者mAST/AST比值较低。

 

2. 心脏疾病

  2.1  急性心肌梗死(AMI)  心肌处于缺氧阶段,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sAST首先释放入血清,当mAST在血中出现则表明心肌细胞坏死,据文献报道,AMI发病6 h起血清mAST即升高,升高速度比AST快1.3倍,24 h达峰值,梗死恢复期mAST逐渐下降,120 h基本正常。所以可通过对mAST的动态观察,判定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
  2.2  心包炎及心肌炎  mAST略有升高,这是由于患者严重侵袭少量心肌细胞所致。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118号龙之梦大厦2209室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