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诊断产业高速发展,而我国人力、物力、科学技术水平有限,应从攻克主流
产品入手,集中有限的精力,攻破核心技术难关,再辐射到所有产品的研发。
随着人类对疾病的认识逐步深入到基因层面,以及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全球分
子诊断市场快速增长。潜力无限的中国分子诊断市场,哪些企业正在瞄准这块"
蛋糕"?分子诊断行业有哪些机遇,又有哪些发展壁垒?在"刀光剑影"的过招中
,运用什么样的策略才能占据市场宝座?
迎来战国时代
分子诊断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
,继而作出诊断的技术,它为疾病的预防、预测、诊断、治疗和转归提供了更为
准确的信息。
纵览全球分子诊断市场格局,罗氏诊断为最大的分子诊断公司,其次为诺华、
Gen-Probe、Qiagen、BD、Cepheid、雅培和西门子等。根据近日GEN网站公布的
《2013年全球分子诊断公司TOP14名单》,罗氏诊断的2012年收入为17.56亿美元
,排名第一,其他上榜公司在分子诊断领域的收入也大部分在亿万美元级别。
由于最早获得了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专利,并且通过仪器试剂一体化整
合,在高效率、高度集成自动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罗氏因此在血液筛查领域具
有领先地位。
在国外各大企业在分子诊断各个领域不断"厮杀"时,国内大大小小的分子诊断
企业也加入了这场市场争夺战,深圳华大、达安基因、科华生物、上海之江、北
京博奥、厦门艾德、湖南圣湘、福州泰普、广州安必平等"割据"了分子诊断的
市场。
达安基因是国内较早展开分子诊断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企业,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
份有限公司基因诊断技术研究部主任陈华云表示,通过多年的发展,达安基因在
临床感染性疾病检测领域如乙肝病毒、CT/UU、结核杆菌及HPV检测领域具有领先
水平。
华大基因则在国内遗传性疾病分子诊断领域"称霸"。据记者了解,华大基因依
托基因测序的优势,开发了针对白血病及地贫患者的HLA分型检测项目,开展了
针对孕妇的无创产前基因筛查、妇女宫颈癌的HPV分型检测以及HBV基因分型与耐
药基因检测、单基因病检测等,属于国内遗传性疾病分子诊断领域的代表企业之
一。
面对国内外企业的相互竞争,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研究员韩健在参观完各个
厂家展示的分子诊断技术平台后,不禁感叹:"分子诊断市场迎来了"战国时
代"!"
市场"软肋"在哪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分子诊断市场上已经涌现了一批较有特色的企业,但
是在陈华云看来,由于我国在分子诊断技术领域的积淀不够,即便不断引进国外
先进的分子诊断技术,但不同公司推出的产品仍然存在单一化的问题。
陈华云指出,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无论是政府的投入支持还是企业自身的原始积
累都较少,导至市场上基于荧光PCR技术的企业多于牛毛,而基于基因芯片技术
、测序技术、恒温扩增技术等创新性技术的企业则较少。
而且,大多数企业都集中在技术门槛低的荧光PCR领域,而对于高端的分子检测
技术则缺乏动力进行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导至产品同质化严重。
据了解,除了推出的产品较为单一,在技术层面和质量规范管理上,整个分子诊
断大市场也遭遇诸多困难,导至分子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常常受到质疑。
韩健曾对媒体感叹:"分子诊断门槛太高,需要训练有素的科研人员才能完成核
酸提取、扩增、检测的实验步骤。而且对硬件的要求也很高,包括仪器投入和实
验室环境建设(防止扩增产物污染导至假阳性)。这些技术壁垒使得分子诊断技术
还不能被更多人使用。"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也表示:"目前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同一实
验室不同检测批次间或不同实验室对同一标本检测间结果的差异,这已成为时常
困扰临床医师、患者以及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普遍性问题。"
此外,一直为业内专家所担忧的还有对进口设备、仪器的严重依赖。有专家指出
,实力雄厚的国内分子诊断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并购研发机构等多种方式逐渐摆
脱设备缺乏的制约,而中小企业就只能购买国外设备,并不得不接受价格的逐年
上涨。
如何提升竞争力
陈华云认为,分子诊断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充分
迎接市场挑战,要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从而打破常规、革新技术、研发新产品。
同时,陈华云指出,分子诊断行业缺乏质控标准物,且存在地域特征,用于生物
制品灵敏度和特异性测试和对比的质控标准物在品型、种类方面已满足不了行业
发展需要,行业在检验标准方面还有待完善。
"让分子诊断结果更稳定、可靠,才有强大的说服力来赢得市场。"陈华云说。
还有专家指出,生物行业在国内还是个朝阳行业,有很多国内尚未触及的领域,
技术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也有一定的差距,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分子诊断市场中突
出重围,既要重视当前市场需求,开发应时产品,也要长远布局,了解分子诊断
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打好技术基础,积累自主创新的实力。
"国内从事基因诊断相关产品研发的企业及机构有150多家。创新能力不足的企
业,将面临并购或淘汰。"清华大学医学院、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邢
婉丽近日在2014分子诊断技术研讨会上发出这样的警示。
陈华云也表示:"分子诊断产业高速发展,而人力、物力、科学技术水平有限,
我们要从攻克主流产品入手,集中有限的精力,攻破核心技术难关,一步一步来
,辐射到所有产品的研发。"
政策
2002年1月,原卫生部下发了《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要求
凡是开展向患者收费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项目的临床实验室,必须按规范进行设
置,要有严格的实验室分区,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人员须接受原卫生部临检中
心及其指定机构的培训,持证上岗。
同时,要建立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编写标准操作程序(SOP),具备上述硬件和
软件后,须通过由原卫生部临检中心或省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专家验收,合格
后方可正式开展临床基因扩增检验项目。
2002年7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检验医学部分子生物实验室成为第一家通过验收的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同年,原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编写了人员培训教材《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技术》,根据实际验收发现的问题及技术的进展,2007 年又
出版了《实时荧光 PCR技术》。
2010 年12月,原卫生部正式下发了《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
法》。到2013年4月,全国按照所制定的标准通过验收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
室共1800 多家。采用所编写的培训教材和培训模式共举办了培训班180多期,培
训实验室技术人员16000多人,涉及全国30 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国外对临床分子诊断的标准与规范也十分重视,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
(CLSI)制定的关于分子检测的导则和指南就有14项。
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IFCC)的《临床诊断中分子扩增方法质量评价基
础》也明确指出了临床分子诊断中的避免污染的重要性以及污染源,对实验室分
区和工作流程都有明确提及。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