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您是第 69106880 个访问者!
您好,欢迎来到全国体外诊断网(全国实验医学网)!
热门搜索:分会介绍 | 会员名单 | 行业资讯
科研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资讯 > 检验常识

治疗乳腺癌,哪些免疫疗法更靠谱?

更新时间:2019/2/13 11:50:54 浏览次数:3576

由于概念火热,现在很多疗法都称自己为免疫疗法或者生物疗法。其中靠谱的少,不靠谱的极多。目前对乳腺癌患者而言,真正值得关注的免疫疗法主要有下面几种,因为这三类免疫疗法都已经各自在乳腺癌中显示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QQ截图20190213105851.png


1. 抗体靶向药物

在乳腺癌里,主要就是针对HER2 阳性亚型的大分子靶向药物,比如赫赛汀等。这些药物虽然叫靶向药物,但是起效的原理却和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准确地说,应该叫靶向免疫药物。赫赛汀是针对癌细胞表面HER2 蛋白的抗体,能够紧密地结合癌细胞上。由于一个癌细胞表面有无数的HER2 蛋白,因此会结合很多的赫赛汀。从远处看,赫赛汀就像一层衣服一样,盖在了癌细胞上。

 

正常细胞表面是不会出现这么多抗体的,所以这种“穿衣服”的细胞显然很不正常。当免疫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等)经过的时候,很快就能识别这种穿着奇怪的细胞,并且干掉它。通过特异的抗体识别,来诱导免疫细胞杀伤特定的癌细胞,这个现象为“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ntibodydependent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除了治疗乳腺癌的赫赛汀,还有治疗淋巴瘤的利妥昔单抗(美罗华),以及最近刚在欧美上市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药daratumumab,等等。

 

2.PD-1/PD-L1 抑制剂

现在大家说“免疫疗法”,一般就是指的这类药物。它们也被称为“免疫检验点抑制剂”。“免疫检验点”不太好理解,大家可以简单地理解成一个免疫反应的关卡,免疫检验点是人体自然存在的控制免疫反应的重要临界点,同时有很多激活和抑制的力量在这里进行较量,如果最终激活力量占了上风,免疫系统就被激活,开始清除细胞或病原体;如果抑制力量占了上风,免疫反应就不会被激发。

 

为什么免疫系统要设立免疫检验点呢?因为凡事都需要“阴阳平衡”。

 

生物体的所有系统都是一个通过复杂正反馈和负反馈形成的平衡。正是由于免疫检验点的存在,才保证了免疫系统处在理想状态。如果免疫系统太弱,则容易被感染,容易出现癌细胞,但过犹不及,如果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就会开始攻击自身正常细胞,产生灾难性后果。比如红斑狼疮,就是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的产物。

 

PD-1/PD-L1 是一条重要的免疫细胞的信号通路,因此深受癌细胞的喜爱。癌细胞显然不愿意被清除,因此想尽各种手段来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其中一个常用办法就是激活PD-1/PD-L1 信号通路。当PD-1/PD-L1 信号被激活后,免疫系统就收到信号。这种调控PD-1/PD-L1 的能力很多正常细胞都有,并不是癌细胞特有的功能。

 

PD-1/PD-L1 抑制剂,比如著名的O 药(Opdivo,欧狄沃)、K 药(Keytruda,可瑞达),作用就是解除PD-1/PD-L1对免疫系统的抑制。所谓负负得正,通过抑制一个抑制免疫系统的机制,O 药和K 药这类药物就能重新激活免疫系统,从而对癌细胞进行攻击。

 

乳腺癌也是试验的一个热点。在各种乳腺癌亚型中,三阴性是目前治疗效果最差、最需要新药的。因此免疫疗法最大的试验田就是在这类患者中。几乎所有的免疫检验点抑制剂都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进行过,或者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那这类免疫疗法在乳腺癌中的效果如何呢?一句话概况:有效果,但单药只是差强人意。比如默沙东的PD-1 抑制剂K 药,曾经进行过代号为KEYNOTE-086 的一个二期临床试验,专门测试它在三阴乳腺癌中的效果。如果用于初治患者的一线治疗,整体缓解率(肿瘤明显缩小患者比例)为23%,其中完全缓解率(肿瘤检测不到的患者比例)为4%。这看着还可以。但问题是,如果用于接受过多线化疗的患者,效果就很差了,整体缓解率仅为4.7%,完全缓解率为0.6%。

 

无独有偶,在另一个免疫药物,罗氏的PD-L1 抑制剂Atezolizumab(阿特珠单抗,商品名:Tecentriq),在临床试验中也展现了类似的情况。当用于初诊患者(PD-L1 阳性)的时候,整体缓解率为26%,但用于接受过多线治疗患者时,整体缓解率低于10%。这些数据再次提醒了一点,那就是好药留到最后用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从数据来看,无论靶向药,还是免疫药,似乎都是如此。理论上讲,由于免疫药物起效需要健康的免疫系统,因此趁患者治疗期短,身体状态好,尤其是免疫系统状态好点儿的时候,早一点开始使用,或许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单药效果不理想,咋办呢?联合用药!

 

这是最新的一大趋势。很多数据都显示,当免疫疗法结合化疗或放疗,可能产生协同效应,增加效果。比如,在K 药联合化疗药艾日布林的早期研究中,整体缓解率为33.3%,这里面有初治患者,也有经过很多线治疗的患者。从这个数据看,确实比单药更好。未来的重点,一方面是寻求更好的组合疗法,另一方面是找到能预测对单药响应患者的标记物。毕竟,能不用化疗就实现缓解是最好不过的了。

 

3.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lymphocyte, TIL)疗法

TIL 疗法的原理并不复杂,基本就三步:

 

1. 取出患者的肿瘤组织,从中提取免疫细胞,主要是T 细胞。

2. 在体外筛选能识别癌细胞的T 细胞,并且大量扩增到几百亿甚至上千亿个细胞。

3. 把扩增好的细胞输回患者体内,让它们去和癌细胞PK。

 

说起来简单,但这是一个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尤其是第一步和第二步,全球没有几个地方能顺利完成。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史蒂文·罗森伯格(Steven Rosenberg)博士是这种技术的先行者和领军人物。

 

为什么要从患者肿瘤组织里面提取免疫细胞?血液里面不是到处都是免疫细胞吗?

 

因为不同地方的免疫细胞,识别肿瘤的能力迥异。身体内免疫细胞是有明确分工,有的识别病毒,有的识别细菌,有的识别肿瘤。血液里面分离的免疫细胞,绝大多数都是针对细菌、病毒这些坏蛋的,能识别肿瘤细胞的比例极低,不到0.5%。而肿瘤组织里分离出的免疫细胞,据估计有60% 以上能识别肿瘤。

 

这项技术并不新,从20 世纪80 年代就已经用在患者身上,主要治疗黑色素瘤,有效率达到50% 以上,一些晚期患者能被“临床治愈”。乳腺癌里也有成功的例子,比如2018 年顶尖的《自然·医学》杂志上就发表了一个案例。现年52 岁的工程师朱迪·珀金斯 (Judy Perkins),2003 年曾因乳腺癌做过乳房切除手术,后来2015年又复发了,并且转移扩散到了肝脏。朱迪选择参与TIL 临床试验。通过复杂的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试验,科学家找到并提取出了患者体内针对癌细胞的免疫细胞,并且对这些免疫细胞进行了大量扩增。为了增加疗效,科学家加入了另外两个能增加抗癌免疫力的药物:白介素2(IL2)和PD-1 抑制剂Keytruda。果奇迹发生了!朱迪体内的癌细胞被完全消除,截至论文发表,效果已经维持了近两年!

 

TIL 疗法,给一些绝望的晚期患者带来了新希望,但它很长时间都处在试验阶段,一直没有办法推广。除了技术难度很大,还有个问题就是TIL 疗法有效率比较低。这种治疗方法并不适用于多数患者。除了黑色素瘤等少见的肿瘤类型,TIL 疗法在参与试验的人里面只有15%左右的有效率,该疗法是个性疗法,操作复杂,价格很昂贵,因此实在很难上市推广。

 

未来,我们希望能找到预测TIL 疗法效果的生物标记物,同时也需要大力尝试组合疗法,来提高它起效的比例。总之,各种免疫疗法都在快速推进,也慢慢开始给以前治疗效果不太好的乳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大家有理由保持乐观,保持希望,因为永远不知道下一次突破什么时候就来了!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118号龙之梦大厦2209室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