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您是第 65521307 个访问者!
您好,欢迎来到全国体外诊断网(全国实验医学网)!
热门搜索:分会介绍 | 会员名单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动态

【名师讲堂】张新荣教授:从放射标记到稳定同位素标记——免疫分析的新发展

更新时间:2018/6/22 10:36:08 浏览次数:3011

Xinrong Zhang.jpg


张新荣: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比利时根特大学分析化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质谱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目前兼任中国质谱学会副理事长,北京质谱学会理事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等。是美国分析化学杂志(Analytical Chemistry,ACS)副主编,国际发光分析杂志(Luminescence,Wiley)主编,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2018年3月17日“创之声”第三届中国实验医学大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清华大学的张新荣教授带来了题为“从放射标记到稳定同位素标记——免疫分析的新发展”的精彩演讲。

 

DSC03214.JPG


每当我们提到稳定同位素标记的时候,必然会涉及到质谱。临床质谱最近几年比较火,一个原因是质谱技术本身的发展,过去我们认为质谱是又贵又大的仪器,而现在,它已经逐渐从贵族走向平民,由于质谱技术的发展,质谱技术也在向不同的领域普及。另一方面,各个大仪器公司对于质谱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临床检验质谱实质上还是一个非常新的领域,如果能打开市场的话会为厂家带来很大的利益。

 

目前,质谱技术在临床检验上的应用还不够普遍,主要以药物的代谢、激素的检测、新生儿遗传基因筛查等为主,临床质谱能否取代主流临床检验手段呢?以临床免疫学检验为例,当前的检验手段主要还是酶联免疫和化学发光,那么临床质谱到底适不适合免疫分析,如果适合,它会比现有的酶联免疫和化学发光更好吗?这就涉及到了今天张新荣教授带来的议题。

 

DSC03209.JPG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张教授先就免疫分析的发展历程做了阐述,免疫分析最早以放免为主,放免在1977年便获得了诺贝尔奖,但由于其放射性污染等问题,放免逐渐被诸如荧光免疫、酶联免疫、化学发光免疫、纳米探针、量子点标记等新技术取代。化学发光是当前免疫分析的主流手段,在国内兴起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张教授作为国内较早研究化学发光的前辈,早在1991年就发表过关于化学发光的文章并合作生产出国产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但由于当时我国还缺乏大国心态,国内医院很少使用国外未使用过的仪器,因此该仪器并没有卖出去。1998年回国时,张教授发现国内的企业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化学发光的仪器,第一梯队还是诸如罗氏、雅培、贝克曼库尔特等大型跨国企业,因此我们应该前去探究下一代免疫分析的技术。

 

从免疫分析的逻辑发展思路来看,放射免疫是用放射同位素来做的,从逻辑上来说,我们可以把放射同位素改成稳定同位素,但当时我们只有高灵敏度的放射同位素办法,而没有高灵敏度的稳定同位素的办法,所以这条路没有走下去,于是大家开始改用荧光检测,后来开始用酶来检测,就是酶联免疫,后来还产生了化学发光免疫,现在随着纳米材料的兴起,我们开始用量子点标记。但无论是酶还是量子点,他们都还是属于蛋白质,用蛋白质来标记蛋白质总还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张教授称,也许我们转向稳定同位素的时机到了,因为质谱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稳定同位素方法,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也许免疫分析技术的发展走了一大圈,又该回到最初我们没有走过的那条路上。张教授大胆预测,医院的下一代免疫分析仪器将是稳定同位素标记质谱的免疫分析。

 

DSC03206.JPG


张教授表示,稳定同位素标记质谱免疫分析的优点,其实质谱和光谱没有太大区别,在仪器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从效果上看差距却非常大,光谱的波长在50个纳米左右,我们同时能够用于检测的探针数量非常少,但这些问题对于质谱来说就不存在。质谱的另一个优点是,由于元素的同位素很多,我们可以轻松找到上百个标记物,因此多标记的方法用稳定同位素是可以实现的。还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临床上的操作简单了,我们想测多少个就放多少个抗体在多功板上,也不用任何分离,只要免疫反应完以后标记物都是元素,我们用SP指数就很简单地都测出来。


DSC03223.JPG


张教授还介绍了一些外国公司生产的质谱流式细胞仪,其原理也是用稳定同位素来标记、用SP值来进行检测,和他的团队若干年前研发并发表论文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是国外的学者就将这些研究继续下去并变成了仪器,最后这项专利以2个亿的价格卖给了企业,第二代流式细胞仪目前在国内医院也卖得很好。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小事其实是完全可以做大的,我们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去在世界范围内去提出一些东西,但我们的企业和我们的科学家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而且过去我们创新的意识也相对缺乏。


张教授总结道,其实免疫看起来很传统,但还是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从最早的放免,到酶联免疫,再到现在的化学发光免疫,其实免疫分析的路远远没走完,下一步很有可能是质谱免疫。也许未来十年以后,所有医院的免疫分析仪器不再是化学发光,而是质谱免疫,到那时候,我们究竟从外国引进,还是使用国内自己企业生产的产品,这都是我们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118号龙之梦大厦2209室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