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您是第 58403078 个访问者!
您好,欢迎来到全国体外诊断网(全国实验医学网)!
热门搜索:分会介绍 | 会员名单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动态

13年“凭空蒸发”3000家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春天来了?

更新时间:2018/3/9 17:51:17 浏览次数:2190

可预见的是,随着医保控费、取消药品加成、按病种付费等政策的大力推进,公立医院的收入面临大幅削减,但运营成本却高居不下,未来经营压力与日俱增。

1.jpg

2018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2017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9.5万个,其中医院3.0万个,包含公立医院

1.2万个,民营医院1.8万个。对比2016年数据,当时公立医院1.3万个,民营医院1.6万个,短短一年内,公立医院就消失1000家,民营医院反倒增加2000余家。不仅如此,从2005年至今公立医院已“凭空蒸发”3000家,也许公立医院的繁华盛景终将成为历史。


去年7月28日,国资委、总编办、卫计委等6部委联合制定了《关于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全国数千家国有企业医院的剥离做出了具体规划和路径,确定截止2018年12月,要基本完成本轮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的资源整合、移交、关闭、改制等集中管理工作。据此时间表,2018年底近4000家公立医院要全面改制完毕。


具体而言,医疗机构主要有四条改革路径:

第一、鼓励移交地方管理,鼓励国有企业将与地方政府协商一致且地方同意接收的企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移交地方管理。地方不同意接收的企业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医疗机构,企业可自行选择关闭撤销或其他改革方式妥善解决。


第二、对运营困难、缺乏竞争优势的医疗机构,予以关闭撤销,妥善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


第三、通过资产转让、无偿划转、托管等方式,对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专业化运营和集中管理,创新升级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健康养老、健康旅游等产业。改制国有企业办医,要破除以药补医,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参与药品耗材集中招标采购,推动建立运行新机制。在医保、服务监管等方面加强与地方管理的衔接。


第四、积极引入专业化、有实力的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有序规范参与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重组改制,优先改制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实际上,让社会资本接盘并非鲜事,2002年国家六部委就曾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意见》,到2008年国有企业已数量减半;2016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药企对国企办医实行分类处理,进行多种方式的剥离。


由此可见,公立医院数量锐减的直接原因就是改制政策使然,这也让大批药械巨头有机会跨界经营、收购重组。


2018年2月,上市中药企业通化金马发布公告,购买德信义利分别持有的七煤医院、双矿医院、鸡矿医院、鹤矿医院、鹤康肿瘤医院、鹤岗妇幼医院的85%股权,其中七煤医院、双矿医院、鸡矿医院、鹤矿医院均为三甲医院,这表明通化金马一口气吞下6家医院。


2017年1月,恒康医疗和京福华越共同出资收购三家兰考医院;2017年2月,益佰制药收购绵阳富临医院90%股权;2017年3月,复星医药与泰康保险集团出资10亿元,与江苏徐矿集团出资组建淮海医院管理集团,对徐矿集团旗下的19家医院进行打包重组。


药械参与医院经营,除了受医院改制政策影响,还与医改背景下被迫调整运营模式有关。2017年两票制、医药分家等深化医改制度让药械企业格局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利润和收入降低,企业不得不思考如何应对时局变化。此时恰逢公立医院改制,收购医院成为重拾利益增长点或减少市场丢失、完善医疗产业链的最好机遇。


与公立医院大幅减少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民营医院的迅猛扩张。


近年来,政策对社会资本办医呈鼓励支持态度,民营医疗机构对补充公立医疗资源,满足群众就医需求,解决看病难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在社会办医的旗帜下,中国民营医院正以每年近2000家的数量激增。医药、地产、器械、保险甚至家电等各路企业闻风而动,掀起一股收购医院的浪潮,如万达、恒大、万科、海尔等商界巨头频频曝出布局医疗、兴建医院的新闻,一大批高端民营医疗机构应运而生。


1.jpg

3月6日,国家卫计委发改委发布一条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组织召开社会办医疗机构审批文件协调会”,具体内容如下:


2018年3月2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组织召开社会办医疗机构审批文件协调会,公安部消防局、民政部民间组织登记管理局、国土资源部规划司、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等6个相关单位同志出席。


会议重点就落实国务院184次常务会议部署,制定好社会办医疗机构跨部门全流程综合审批办法进行了充分研究,明确了下一步社会办医工作重点,积极鼓励社会办医发展。


实际上,跨部门全流程综合审批在2017年5月份的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医疗服务的意见里就已经提出,内容如下:


国家制定社会办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前跨部门全流程综合审批指引,各地要出台实施细则,优化规范各项审批的条件、程序和时限,精简整合审批环节,向社会公布后实施。


在当年8月底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又再次受强调。内容如下:发展改革委要抓紧出台社会办医疗机构、养老机构设置的跨部门全流程综合审批办法,破除制约发展的各种障碍。


优质医院不仅有先进完备的硬件设施,还要掌握最核心的医生资源。2017年医生自由执业、多点执业的政策放开,以及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不再纳入编制管理等措施都让医院打破传统“铁饭碗”、破除体制内“神话”,不仅抹平编制内外人员的待遇差异,也让公立医院薪资结构更合理,迫使医院优化服务,趋于市场化竞争。


与此同时,一系列医改措施也让高年资名医们毅然辞职、告别三甲,或投奔民营医疗集团,出任民营医院院长、高层运营管理人员等位高权重的职位,或依靠资本力量,自立门户创建医生集团这一新生事物。


据悉,截至目前,华润凤凰已低调布局了眼科、皮肤科、心外科、脑科、伤口治疗中心、肛肠科等六个医生集团。其中,眼科、脑科、肛肠科和心外科为集团内医生新建医生集团,其余为集团外医生。而益佰制药、通策医疗、恒康医疗、红日药业等上市公司也相继宣布构建医生集团。资本机构如重山资本还投资博德嘉联医生集团、华医英诺医生集团、秀中皮肤科医生集团等8家医生集团。


可预见的是,随着医保控费、取消药品加成、按病种付费等政策的大力推进,公立医院的收入面临大幅削减,但运营成本却高居不下,未来经营压力与日俱增。据专业人士分析,在没有医保支付的领域,2017年到2018年,将有大量三甲医院在内的公立医院陷入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危机。


所以在社会资本强势渗透,多元化医院产权的格局下,公立医院尤其是非核心的公立医院日子越发艰难,并购重组的戏码还将在今年继续上演。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118号龙之梦大厦2209室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