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您是第 56423002 个访问者!
您好,欢迎来到全国体外诊断网(全国实验医学网)!
热门搜索:分会介绍 | 会员名单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动态

运用大数据鹰眼解读2018大流感

更新时间:2018/2/13 9:17:07 浏览次数:2257

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我国流感监测: 2018年第1周(1月1-7日),全国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病例总数百分比(ILI%)为6.0%,高于2015-2017年同期水平(3.0%、3.2%、3.3%);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为41.0%,高于2015-2017年同期水平(13.2%,15.8%,20.2%)。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5.8%,高于2015-2017年同期水平(4.1%,2.9%,3.8%);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为48.5%,高于2015-2017年同期水平(32.2%,17.5%,26.5%)。

综上,我国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比例和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均高于过去3年同期水平,全国报告的流感暴发起数也显著高于往年同期;流感确诊住院与重症病例数也有所上升。?

1.jpg


2.jpg

根据国内某iPOCT领跑企业自建的大数据平台统计:平台在2018年1月份已积累CRP和SAA测试数据300余万条,数据量远超国家卫计委流感哨点医院,堪称国内最大的CRP、SAA实测数据平台。从2015年上线以来,已积累数据3000余万条,覆盖全国30个省份,装机超过500家医疗机构,建立临床观察点近100家,冷链跟踪系统、售后服务系统、科室管理系统、临床辅助系统已逐步上线运行,大数据平台进入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大流感”“大数据”在2018年年初不期而遇,流感病情对检验项目的影响是否能够有所体现,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笔者在2018年1月的300万“大数据”中挑选了有代表性的上海、山东、浙江三家平台哨点的6万数据为基础,从“感染标志物检测”的实例视角来审视这场尚未结束的“热点”。?

常规数据不常规


1. CRP测试量的激增

3.jpg

上图是三家平台哨点的CRP测试量,虽然CRP的测试结果与流感的确诊是弱相关,但其作为“新三大常规”的一员,在大部分疑似感染病例的诊断中都会测试,因此,流感导致的门急诊疑似感染病例激增,直接导致了CRP测试量的飞速上涨。分析2016-2017(绿圈处)、2017-2018年(红圈处)的同比数据,就可以直观看到这波流感对CRP测试量的间接影响。而在全国范围内,大数据平台上记录的测试量同比是从250万飙升至600万,而且测试量仍处于高位,“热点”还在持续。


2. CRP阳性率的变化

4.jpg5.jpg


上图是三家平台哨点的CRP阳性率,2016年12月(绿圈处)、2017年12月(红圈处)的同比阳性率升高4.32%,结合激增的测试数,阳性样本绝对量由4000/月飙升至13000/月,增长超过200%。导致CRP阳性的因素有很多种,并非单纯由感染造成,但是阳性率的突然升高势必与当时的流行病学数据是息息相关的。传染性、季节性的流行病是阳性率升高的重要因素。

上面两组常规数据中,从量化的角度向读者呈现这次乙型流感病情严重程度。而提供这种量化分析能力的大数据平台,第一次有机会把“已经发生”的情况,用数据的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把“互联网+医疗”的理念落地,使其成为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然而“更有意义”的还在后面。?


感染新贵“SAA”价值得彰显

6.jpg7.jpg

上图是三家平台哨点的SAA阳性率的数据。2016年12月SAA的阳性率(绿圈处)比同期的CRP高出10.56%;2017年12月的SAA阳性率(红圈处)比同期的CRP高出33.59%。项目间阳性率同比相差的23.03%很有研究价值。对上述数据进行粗浅推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 在相同人群中,SAA检测的灵敏度比CRP高;2. 结合本次乙型流感病情,SAA检测在病毒感染方面灵敏度更高。

上述数据也侧面印证了SAA与CRP在临床意义上的差异:SAA在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早期均可升高,而CRP在病毒感染时一般不增高,因此在无流行病爆发时,SAA阳性率会较CRP高一些,而有流行病或季节性疾病爆发时,SAA的阳性率则会比CRP高很多。此时,两者同时检测可对早期呼吸道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例如两者均增高细菌感染的趋向性较大;而CRP正常SAA明显增高者, 又多了一份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趋向性诊断依据。又例如因物理因素所致的发热和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两个病例同测CRP,都可能是正常结果,因而不能鉴别诊断,但加测SAA指标后,SAA增高者则提示呼吸道病毒性感染可能性更高;特别是在婴幼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细菌和病毒感染确实很难鉴别,而SAA和CRP的联合检测比单独测CRP更有独特的意义,更有利于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动态观察SAA的浓度可以了解病情和疗效并能有效指导临床用药,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的应用,有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和预防耐药细菌形成。?


“前线数据”引导“后方炮火”


专业检测类(非自测产品,例如血糖试纸)的IVD产品的商业模式仍是以销售渠道为主,在这种模式下,生产厂商往往无法接触到医疗机构实际的使用情况,而只能根据渠道商的订单制定生产计划,而渠道商的库存能力、市场敏感度间接影响了订单预测的准确性。在无爆发性消耗(例如本次乙型流感)的情况下,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可以达到80%左右,而一旦出现了爆发性的消耗,断货、串货、加班等问题就同时爆发了,并且有可能在病情改善后引发新一轮的滞销。

医疗机构IVD产品的实际消耗情况虽然与疾病是弱相关,但从上述“大数据”平台上获得的数据来看,已经足以用来对生产计划的制定进行指导,可以达到“前线数据”引导“后方炮火”的效果,让厂商和渠道商都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避免资源过度紧张后再出现过度富裕,将爆发性病情在产能和供货方面的波动影响降低,从而降低隐性成本,提高利润率。

同样,由于“两票制”“冷链运输”等政策要求衍生出来的“小单、散单大幅飙升”“冷链数据监控”等需求,也可以在“大数据”平台上获得一定的支撑。和快消品行业类似,IVD的未来也将是数据的未来。?


传染病防控体系与大数据


国家卫计委2018年1月9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对“现代传染病防控体系”进行了介绍:首先是要发现传染病;其次是大面积生产一些诊断试剂,让各个医疗机构能够用起来,及时发现病人;然后是医疗机构开展治疗工作;最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疫苗接种控制疫情。

以这次流感为例,国家卫计委通过全国现有554个监测点、400多家网络实验室,迅速鉴定出了乙型流感病情和毒株;特异性的乙型流感诊断产品、CRP+SAA鉴别细菌病毒感染的非特异性诊断产品的大量应用,辅助医疗机构发现了大量病人;现在疫苗也已上市应用了。现代传染病防治大概是这样一个过程,从疾病的诊断、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到它的防控,现在发展得比较快。

当然,现在的体系还存在完善空间,例如:病原的识别环节、流感554家监测点、408家实验室,还远远不够;国内地域差异大,从科研方面、覆盖面、反映的速度方面来讲,还是有地域差距;传染病将来可能也要发展到精准医疗的阶段,就是要更早、更精准地发现疾病,更加精准地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这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大数据”都有用武之地。

8.jpg

国务院高度重视今冬流感防治。国家卫计委按照国务院要求,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流感防治工作的通知》,结合大数据平台的应用,解读如下:

一是加强流感疫情监测和处置。现在疫情的监测主要通过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网络实验室来实现。而IVD大数据平台如能达到细分更精准、数据量更大、覆盖范围更广、抽样误差更小的水平,它的应用值得期待。

二是切实做好流感医疗救治工作。目前制定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版)》,指导各地开展医务人员培训,做好当前流感医疗救治工作。配套临床辅助诊断系统或电子病历系统的大数据平台对医疗救治工作的开展也可以起到很多的支撑作用,数据统计、资源调配、物流配送等功能可以让救治工作的运转更加顺畅、无缝链接。

三是发挥医联体作用加强基层医务人员流感诊疗培训。除了常规的培训方式,远程医疗手段的应用、远程培训的开展,也是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平台来提高效率,让基层医务人员获得更加及时的培训。   

四和五是发挥好基层在流感防治中的作用、加强流感健康宣传教育。大数据平台深层次的开发就包含“个人健康档案管理”“健康科普频道”等内容,这对基层流感的防治工作也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

结语

运用大数据鹰眼解读2018年大流感笔者先分享到此。但流行病还在继续、大数据的开发还在继续,碰撞还会发生,我们期待在下次的碰撞中能够看到更加完善的应用体系和分析系统为医疗提供服务。医疗、检验的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了,笔者今天呈现给读者的仅仅是一家领跑企业的“初稿“,真正能够给检验医学带来价值的产品还在孕育开发。智慧医疗、智慧POCT等等理念正在逐步落地、生根,然而哪些会长成参天的大树、哪些会成为枯荣的小草尚不可知。且不管未来如何抵达,但未来在哪里已经很明确:精准化、自动化、云端化、共享化。

9.jpg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118号龙之梦大厦2209室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