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首部针对检验医学标本分析前标准化操作的规范《中国临床实验室血液标本分析前标准共识》在沪正式发布。该《共识》由国内24位一线检验医学专家共同制订,不仅细化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和认可标准的操作层面,而且充分考虑了国际通行的标准规范并与之对接。《共识》的发布为临床实验室和相关科室医务人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标志着我国检验医学标准化操作探索迈上了新里程。该《共识》得到了《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和全球领先的医疗技术公司BD的共同支持。
全军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南医院)检验科主任府伟灵教授表示,"我们看到,科学的实验技术,我们与国际一流的医学实验室的管理上任存在一定的差距,即使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尤其是在具体的实际操作层面缺乏通行的、细化的、明确的行动指南。在此背景下,《共识》应运而生,致力于做到‘四个有益’,即、相关科室与医务人员个人发展的有益参考和指导、患者诊断与治疗效果提升的有益推动力、成为相关法律法规和认可标准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检验医学管理模式标准化和国际化的有益探索。
临床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分为三个环节:分析前质量控制,指医生选择检测项目提出检测申请、患者准备、标本采集及运送中的质量管理;分析中质量控制,指实验室的室内质控;分析后质量控制,指对结果的合理分析、解释及与临床的联系。统计数据显示,在可分析出检验误差原因的病例中,出自于分析前阶段的误差占65%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分析前阶段时间长、参与人员复杂、可变因素较多造成的。分析前阶段约占整个检验过程所有时间的60%。参与人员包括各科室临床医生、护理人员、运输人员、患者自身等。因此,多种因素均会对最终的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此次我国首部共识专门针对‘血液标本分析前’阶段,这个阶段的质量保证是临床检验质量保证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保证临床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和有效的基础。
该《共识》由来自北京、上海等省市的24位一线检验医学专家发起和制订。《共识》共分九章三十六节,涵盖了环境要求及临床血液标本采集场所,检验申请与标本采集前准备,静脉、动脉和末梢血采血流程,标本运输、接收、处理及储存,采血用具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质量保证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分析前全过程的操作规范。湖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李艳教授表示:"《共识》通过提供科学、系统、全面的操作规范,让各科室临床医生、护理人员、患者能够更为紧密协作,形成合力,为减少检验误差、提高治疗效率和诊断而共同努力。这一协作模式的建立既能够进一步降低不必要或重复的资源浪费、助力医患相互理解和信任,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也有助于检验质量的提高,"
BD大中华区标本分析前处理系统业务总监岑国山博士表示:"非常荣幸能够支持并见证《共识》的发布。可以说,这是中国检验医学发展的新台阶。BD于1994年在中国设立分公司,业务涵盖实验室诊断和医疗保健的各个环节,为科研领域和临床诊断提供标本前处理阶段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包括全面的临床教育、专业培训、产品组合和技术平台等。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支持中国医学实验室标准的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