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您是第 83648206 个访问者!
您好,欢迎来到全国体外诊断网(全国实验医学网)!
热门搜索:分会介绍 | 会员名单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动态

李敏教授团队揭示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综合症的发病机制

更新时间:2025/7/8 15:04:14 浏览次数:264

图片


2025年7月2日,李敏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IF=15.7)上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Lactate promotes invasive Klebsiella pneumoniae liver abscess syndrome by increasing capsular polysaccharide biosynthesis via the PTS-CRP axis》。研究发现血液中乳酸水平升高是IKPLAS发生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乳酸通过PTS-CRP轴上调荚膜多糖(CPS)表达、增强细菌毒力,进而导致IKPLAS的发生。


近年来,肝脓肿(Liver abscess, LA)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肺炎克雷伯菌(Kp)已经取代大肠埃希菌成为引起LA的主要病原菌。研究显示,约有20%的LA患者会发生肝外侵袭感染,如眼内炎、脑膜炎以及坏死性筋膜炎等,以上统称为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综合征(IKPLAS)。然而,目前关于IKPLAS的研究多聚焦于该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微生物特征上,且多限于病例报道。课题组前期收集了2016至2023年临床明确诊断为肝脓肿的68例患者,按照是否发生肝外侵袭性感染,将其分为KPLA组(38例)和IKPLAS组(30例),并收集到68株肺炎克雷伯菌。病原菌分子流行特征分析显示,两组Kp在主要克隆型、血清型、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携带及药物敏感性上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提示菌株本身的特性不是导致IKPLAS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他如宿主因素可能与IKPLAS的发生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显示,宿主血液中乳酸水平升高是IKPLAS发生的危险因素。近期乳酸在增强细菌毒力方面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作者猜测乳酸可能通过增强细菌毒力,促进IKPLAS的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乳酸能够通过上调毒力因子CPS表达,增强细菌毒力。乳酸上调CPS表达的具体机制是什么呢?转录组学(RNA-seq)、基因敲除和回补及酶联免疫吸附(ELISA)结果显示,乳酸处理后,Kp中甘露糖特异性的PTS系统酶II四个组分IIA-D(man-PTS EIIA-D)显著下调,导致cAMP含量降低。cAMP通常通过与其受体蛋白CRP相结合,发挥转录调控作用。以往报道,CRP是CPS表达的负向调控因子。作者通过基因敲除和回补、CPS蛋白及转录水平测定等明确了cAMP含量降低,可解除CRP对CPS的抑制作用,最终导致CPS表达上调,细菌毒力增强。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仁济医院检验科博士研究生祝俊英,仁济医院心内科王光宇主治医生为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仁济医院检验科李敏教授。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118号龙之梦大厦2209室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