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杭州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体外诊断产业发展大会(CAIVD)现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医学中心主任娄加陶教授以一场充满科技感的演讲,点燃了全场观众对医疗检验未来的想象。他以“AI与数字孪生赋能临床智慧检验”为主题,生动描绘了人工智能如何携手数字孪生技术,为体外诊断(IVD)领域带来颠覆性变革。
“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靠蒸汽机推动,那么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动力一定是人工智能。”娄加陶教授用历史脉络开篇,将AI比作医疗领域的“硅基强智能”。他提到,从AlphaGo到ChatGPT,AI已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应用,而医疗领域正站在技术爆发的前沿。
“去年诺贝尔奖的AlphaFold仅用6周就发现了脑细胞调控机制,而传统方法需要上千年!”这一对比瞬间引发全场惊叹。娄加陶强调,AI不仅加速了基础研究,更在药物研发、临床试验中扮演“超级助手”——全球已有900多种药物通过AI缩短研发周期,数字孪生技术甚至能虚拟“克隆”患者,将临床试验时间压缩50%以上。
提到检验实验室的痛点,娄教授用“隐秘的卡脖子”形容传统质控校准的困境:“90%的IVD质控品依赖进口,人工操作误差频发。”而数字孪生技术如同为实验室打造了一个“虚拟双胞胎”,通过算法生成标准曲线,只需一次质控反应即可完成校准,效率提升的同时成本大幅降低。“这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国产替代的突破口!”他展示的河北某企业案例,让台下IVD从业者频频点头表示认同。
“未来的实验室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会思考的‘智慧大脑’。”娄加陶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实践为例,描述了智慧实验室的蓝图:AI全流程覆盖报告审核,数字孪生实时监控设备状态,海量数据挖掘新型疾病标志物……他甚至畅想“虚拟科研”场景——通过患者数字孪生模型,医生可在虚拟空间模拟治疗方案,再应用于现实。
“当然,挑战也不少。”他话锋一转,提到数据孤岛、模型“幻觉”、伦理争议等难题,并透露专委会正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只有打破壁垒,才能让AI真正接地气。”
演讲尾声,娄加陶教授宣布: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AI与数字孪生医学分会”将于2025年4月26日正式成立。这一平台将汇聚医院、高校、企业及政策制定者,共同攻克技术转化难题。“我们的目标很明确——让AI从论文里走出来,变成医生手里的‘听诊器’。”他呼吁行业同仁携手,将“未来医院”从概念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在这场充满硬核科技与人文温度的演讲中,娄加陶教授不仅展示了AI与数字孪生的魔力,更传递了一份行业领跑者的使命感。正如他所言:“医疗创新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个患者都能感受到科技的温度。”而当AI与数字孪生真正融入医疗血脉,智慧检验的浪潮或许已悄然抵达岸边。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