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您是第 77493451 个访问者!
您好,欢迎来到全国体外诊断网(全国实验医学网)!
热门搜索:分会介绍 | 会员名单 |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诊疗2024版

更新时间:2024/12/7 17:50:33 浏览次数:4630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阿尔茨海默病(AD)给全球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CI)是AD最早有临床症状的阶段,该阶段是AD早期诊断和防治最为重要的窗口期。


基于近年全球在AD发病机制和诊治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在《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中国专家共识2021》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和修订。通过深度查找AD源性MCI的相关文献,包括荟萃分析、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等,采用改编版的证据质量和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系统方法对证据级别及推荐等级进行分级,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给医护人员的建议以及风险因素与预防7个方面对AD源性MCI的诊治提出了工作框架和专家推荐,以期为AD的规范诊断、有效干预和精准治疗提供专家共识和指导方案。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认知障碍疾病类型,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该病以认知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和社会活动及生活能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due to 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源性 MCI,是AD连续疾病谱的早期阶段。2020年流行病学调查指出,中国60岁以上人群MCI约3 877万人,痴呆患者约1507万,其中AD患者约983万人。

MCI的流行病学



推荐意见:

(1)中国MCI患病率与世界其他国家相似,但受调查人群年龄、地区、诊断标准等因素影响,MCI的患病率及发病率具有差异性,建议开展更大规模、全国性、统一规范的AD源性MCI流行病学调查(Ⅱa级推荐,A级证据)。


(2)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应重视统一诊断标准,使用权威量表、生物标志物等检查手段以提高诊断准确率(专家共识)。

AD源性MCI的发病机制



推荐意见:

(1)AD是涉及多种病理生理变化的慢性复杂疾病,发病机制学说多元化,需要重新审视AD的发病机制,以整体化、系统性地论证不同机制学说之间的关联,寻找AD源性MCI的有效防治靶标(专家共识)。


(2)根据AD发生的可能病因和病理生理变化,确定MCI阶段生物标志物的主要特征,可用于观察AD源性MCI疾病修饰治疗过程中的病情演变(专家共识)。


AD源性MCI的主要临床表现

AD源性MCI的主要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三部分。

一、认知功能减退


认知功能减退是AD源性MCI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学习新知识能力下降、近期记忆力减退、遗忘事件频繁、出现重复提问或赘述、更多使用便签和记事本、无法记清时间和预约事件等。此外,还可出现其他认知域损害:言语功能障碍可表现为找词困难、命名困难、赘述、句子及短语重复障碍;视空间功能障碍可表现为定向力障碍、物体识别障碍等;执行功能障碍可表现为无法提前制定计划、对事情的理解和反应失当、重复动作等;注意障碍可表现为坐卧不安、注意力容易涣散等。

二、复杂的工具性日常能力轻微损害


AD源性MCI患者的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正常,如穿衣、吃饭、洗澡等,但存在理财、购物、出访等工具性日常能力或社会功能轻度异常。患者难以处理复杂财务问题,使用现金购物、转账的能力较同龄健康人下降;在日常做饭,使用电话、遥控器、手机或其他复杂家用电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等行为上存在困难。社会功能轻度损害表现为社会关系减少、与亲友交流方式改变等,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三、非认知性神经精神症状


35%~85%的MCI患者有NPS表现,可在疾病早期出现,甚至早于认知功能的损害;NPS部分症状表现不明显,易被患者本人、家属及接诊医生忽视。MCI患者常见淡漠、抑郁、焦虑等NPS的症状发生相对较多。出现NPS是预测MCI向AD进展的重要指标;NPS症状越多、程度越重,进展为AD的风险越大,速度也越快。


推荐意见:

(1)对所有MCI患者进行工具性ADL或社会功能检查(Ⅰ级推荐,A级证据)。

(2)重视MCI患者认知域损害的特征和向AD进展的特征(专家共识)。

(3)应重视MCI患者NPS表现的评估,以及时指导AD源性MCI的对症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AD源性MCI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AD源性MCI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神经心理评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5个部分来完成。

一、病史采集


在询问患者的同时,还应向其家属或知情者获取必要的信息。采集内容:起病时间、起病形式、具体表现、进展方式、诊治经过及转归;认知障碍是否对ADL和社会功能产生影响;是否伴有NPS、NPS的具体表现以及与认知障碍发生的先后顺序;认知障碍可能的诱发因素或事件;伴随的肢体功能异常或其他系统疾病的症状体征。神经变性病所致的MCI起病隐袭,持续进展,病程中一般没有导致认知障碍的已知疾病,常无神经系统局灶体征或选择性累及某一系统。需详细询问家族史、有无肿瘤病史(排查副肿瘤综合征)、输血及冶游史(梅毒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采集既往病史,尤其注意询问是否有导致认知障碍的疾病或诱发因素,如脑血管病、原发性帕金森病及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正常压力性脑积水、脑外伤、脑炎、癫痫、长期腹泻或营养不良(维生素B1或B12等缺乏)、甲状腺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全、酗酒、一氧化碳中毒、药物滥用、血管风险因素(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抑郁和睡眠呼吸障碍等。


二、体格检查


包括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包括意识、高级皮质功能检查(远近记忆力、理解力、定向力、计算力和判断力等)、脑神经、运动系统(肌容积、肌张力、肌力、不自主运动、共济运动、步态)、感觉系统(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反射(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和脑膜刺激征等。不同病因的MCI伴随的神经系统体征不同,体格检查需要因人制宜。


三、神经心理学评估


神经心理学评分通过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和社会活动能力和NPS三部分的评估,有助于MCI诊断的确立;可以明确患者认知障碍的特征,以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和病因学诊断;可以监测认知能力的变化。


推荐意见:


(1)AD源性MCI神经心理学评估需要包括认知功能、日常和社会能力、NPS的全面评估(专家共识)。


(2)AD源性MCI神经认知功能评估,推荐MoCA、MoCA⁃B和(或)改良版ACE⁃Ⅲ作为筛查量表;主要认知功能领域的评估包括记忆力、执行功能、语言、视空间和结构能力方面(专家共识)。


(3)记忆力评估主要通过学习和延迟回忆测验,其中情景记忆评估包括延迟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再认等步骤,可选择AVLT、BVMT⁃R;注意功能的常用评估推荐SDMT和连线测试A;执行功能基本成分的评估推荐连线测试B、SCWT、CaST;语言能力评估可以检测对符号的理解和运用;视空间和结构能力评估可以检测视感知觉和空间结构能力(专家共识)。


(4)对高文化程度的个体进行MCI的诊断,建议通过定期神经心理量表测试、纵向随访比较以发现其认知能力的下降以及向AD的进展过程(专家共识)。


四、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通过对患者进行血液检查、脑脊液检查、基因检测等方式,可在根据结果判定高危风险人群、提供更多早期诊断及疾病进展的评估,辅助遗传性AD的诊断。


推荐意见:


(1)血浆Aβ42/40、p⁃tau217、p⁃tau181、NfL和GFAP以及血液生物标志物整合模型,可用于AD源性MCI的早期筛查、协助诊断和疾病进展的评估,并可作为DMT的随访指标(Ⅱb级推荐,B级证据)。


(2)脑脊液Aβ42、Aβ42/40、p⁃tau181/Aβ42、t⁃tau/Aβ42、p⁃tau217和NfL可用于AD源性MCI的早期诊断及疾病进展的评估,作为启动DMT的检测指标(Ⅰ级推荐,A级证据)。


(3)任何疑诊AD的患者都可以考虑做腰椎穿刺行脑脊液检测,如有记忆问题或存在AD危险因素的患者,持续存在记忆问题、症状不断恶化且未找到确切病因的患者,出现行为改变疑似不典型AD的患者,65岁前出现MCI或痴呆的患者(Ⅰ级推荐,A级证据)。


(4)基因检测适用于有明确家族史,且有明显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危险的个体,有明确痴呆家族史的MCI患者可考虑进行基因检测以协助诊断(Ⅰ级推荐,A级证据)。


(5)ApoEε4基因型检测可用于MCI患者危险分层,预测其向AD进展的风险,并可应用于临床研究中的疗效分析(Ⅱa级推荐,B级证据)。


五、影像学检查


根据2023AA临床诊断标准(草案),AD源性MCI的影像学生物标志物可分为三大类:反映AD核心病理特征淀粉样蛋白的Aβ⁃PET与tau蛋白的tau⁃PET、反映神经变性的氟代脱氧葡萄糖和结构MRI,以及反映血管性脑损伤等AD潜在共病理特征的结构MR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梯度回波。


推荐意见:


(1)AD源性MCI的诊断参考2011 NIA⁃AA临床诊断指南和2023AA临床诊断标准(草案),重视AD核心生物标志物在诊断AD源性MCI的应用,MCI患者若存在AD核心生物标志物异常可诊断为AD源性MCI(Ⅰ级推荐,A级证据)。


(2)淀粉样蛋白PET可用于AD源性MCI的诊断和痴呆进展预测,用于Aβ单克隆抗体治疗启动和疗效监测评估;tau⁃PET可以用于辅助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预测MCI疾病进展(Ⅰ级推荐,A级证据)。


(3)在无法开展病理、体液或分子影像(PET)标志物检测时,通过临床神经心理特征和影像资料等识别,排除其他类型来源的MCI(帕金森病、脑血管病、路易体病、自身免疫性脑病等相关的MCI),符合AD源性MCI神经心理损害特征(如海马型遗忘障碍综合征)和头颅MRI影像特征的MCI患者,可以从临床工作层面诊断为“AD源性MCI”(专家共识)。

AD源性MCI的治疗



一、非药物治疗


推荐意见:


(1)推荐对AD源性MCI患者进行多种非药物联合干预,包括认知训练、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合理饮食和保持良好的睡眠(Ⅰ级推荐,A级证据)。(2)rTMS治疗有助于改善AD源性MCI患者整体认知功能、情景记忆和语言功能(Ⅱa级推荐,B级证据)。(3)tDCS可以改善记忆、语言流畅性和执行功能(Ⅱb级推荐,B级证据)。(4)γ频率tACS干预可显著改善AD源性MCI患者的记忆功能(Ⅱa级推荐,B级证据)。

(5)多种模式的神经调控干预联合认知训练可提升AD源性MCI患者的认知功能(Ⅱb级推荐,B级证据)。


二、药物治疗


推荐意见:

(1)针对Aβ的单克隆抗体(如仑卡奈单抗)的DMT可以有效清除Aβ,延缓AD源性MCI患者的病程进展,患者确诊后应尽早使用(Ⅰ级推荐,A级证据)。


(2)对症治疗药物能改善患者认知障碍和减轻NPS症状,可与DMT联合用于AD源性MCI治疗,但仍需大样本临床研究,如多奈哌齐早期延缓AD源性MCI向AD的进展(Ⅱa级推荐,B级证据);重塑肠道菌群平衡药物(如甘露特钠)能降低外周相关氨基酸代谢产物、减轻脑神经炎症,改善AD源性MCI认知功能(Ⅱb级推荐,B级证据);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可能改善AD源性MCI的认知和精神症状(Ⅱb级推荐,B级证据)。


(3)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AD源性MCI的NPS时,必须权衡其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专家共识)。

给医护人员的建议



推荐意见:


(1)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联合干预措施,包括对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认知训练、运动疗法、家庭护理和参与社交互动等,对于预防或延缓AD源性MCI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是有益的(专家共识)。


(2)医生应向AD源性MCI患者及照护者告知DMT药物使用后的定期随访和注意事项,包括评估Aβ负荷、复查MRI以监测ARIA的发生等相关内容(专家共识)。

AD源性MCI的风险因素与预防



推荐意见:

(1)多种因素是AD源性MCI进展为痴呆的高危因素,需定期随访和评估(建议每3~6个月随访评估1次)(Ⅰ级推荐,B级证据)。


(2)AD源性MCI是AD的早期阶段,应重视其早期诊断(Ⅰ级推荐,A级证据)。


(3)主观认知功能下降与AD源性MCI的尽早识别相关,应进行详细的认知域评估并结合生物标志物进行识别(专家共识)。


(4)合理饮食、规律进行体力和脑力锻炼、良好睡眠、控制血压、防治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心房颤动等对AD源性MCI预防有一定的帮助(Ⅰ级推荐,B级证据)。

图片


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2024原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118号龙之梦大厦2209室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