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 批 名 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骨骼肌中胰岛素抵抗靶基因调控血糖稳态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项目负责人:叶超杰
附属瑞金医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申请项目针对既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主要集中在空腹状态下胰岛素抵抗水平,重点反映肝脏而非骨骼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对骨骼肌这一重要代谢衰老组织胰岛素抵抗靶基因的认知有限等现状,深入研究胰岛素抵抗靶基因在骨骼肌等组织中表达并阐明其调控血糖稳态和影响骨骼肌质量功能的作用机制,旨在为精准理解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全新研究基础。
叶超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学科2022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王天歌研究员。博士期间工作聚焦糖尿病等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危险因素与精准防控研究,以第一作者在Nat Hum Behav、Aging Cell、Mayo Clin Proc等期刊发表论文。
韦荣氏球菌介导牛磺胆酸生成促进IBD患者艰难梭菌感染及复发的机制
项目负责人:杨紫瑜
附属仁济医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该项目以炎症性肠病患者艰难梭菌感染易复发为问题导向,通过粪便16S rRNA测序及非靶向代谢组学联合分析提示肠道菌群协同互作参与艰难梭菌复发感染发生,进一步通过基因敲除和活体成像等方法阐明特定肠道菌属及其代谢产物参与复发感染的机制,最终为炎症性肠病患者中艰难梭菌感染及复发的精准诊、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和靶点。
在李敏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杨紫瑜博士研究生长期专注于艰难梭菌感染流行病学及宿主互作机制研究。博士在读期间,杨紫瑜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共发表学术论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3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29.4,以口头报告或壁报交流形式9次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荣获大会报告特等奖等荣誉,其中一项研究选为2023年中国肠道大会“炎症性肠病十大研究”。本科毕业荣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三次获得国家奖学金、荣获上海交通大学“三好学生”和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团员等荣誉。
陈述性和程序性学习在汉语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句法习得中的受损模式及神经机制研究
项目负责人:吴赛双
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20级博士研究生
该项目计划通过行为学和影像学手段,结合神经语言模型,通过受控实验范式和自然语言刺激下汉语特征句法的学习研究揭示汉语发育性语言障碍功能受损特征及其神经机制,深入探究汉语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句法习得障碍的发生原理,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填补该领域在汉语人群中的研究空白。此项研究计划将依托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脑智平台展开,以期为儿童语言发展领域的研究贡献更多有益成果。
在江帆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吴赛双博士研究生长期专注于儿童语言发展领域的研究。博士在读期间,吴赛双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共发表学术论文4篇,以口头报告或专题报告的形式参与6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其中一项基于汉语普通话代表性人群研究,首次揭示了发育性语言障碍在普通话儿童中的现患率高达8.5%,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医学领域顶级期刊《柳叶刀》子刊上。
限时进食改善轮班工作人员心肌梗死后心肌损伤修复:生物钟核受体Rev-erbα的关键作用
项目负责人:陈一凡
附属仁济医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
该项目基于课题组前期建立的前瞻性多中心大型自然人群队列(NCT04517513)的临床研究发现,结合多模态影像技术和昼夜节律紊乱模型,聚焦限时进食对轮班工作群体心脏代谢风险的改善作用,深入研究限时饮食调节心肌代谢节律和在预防心肌梗死中的作用,以期为轮班工作群体提供潜在的特异性心肌保护新靶点。并为制定心脏主动健康管理方案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在卜军教授的悉心指导下,陈一凡博士研究生长期专注于昼夜节律与心血管代谢领域的研究。博士在读期间,陈一凡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共发表学术论文6篇,1篇选为杂志封面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以口头报告或壁报交流形式参与7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其中一项基于前瞻性大样本的中国人群队列研究,开发了中国人群代谢综合征早期筛查与风险预测的新方法,研究成果发表在医学领域顶级期刊《细胞》子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
RIG-I诱导剂特异性杀伤去甲基化药物耐药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机制研究
项目负责人:陈学勤
附属瑞金医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该项目计划通过全基因组甲基化检测、RIG-I过表达或敲低等,阐明ATRA 杀伤HMA耐药细胞的机制;通过RARα分子对接、ATRA类似物收集、化学改造等,筛选更高效的RIG-I诱导剂;在小鼠、初发和耐药AML患者样本中,验证耐药机制及RIG-I诱导剂的治疗效果 。研究有望揭示一种全新的HMA耐药机制,并为耐药患者提供潜在治疗方案。
在卢敏研究员的悉心指导下,陈学勤博士研究生长期专注于干扰素相关的抗肿瘤机制研究。在读期间,陈学勤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共发表SCI论文4篇。在其中一项研究中,首次发现IDH1突变可以抑制干扰素通路,从而增强胶质瘤对溶瘤病毒的敏感性,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心脏特异性脂质纳米载体在肥厚型心肌病基因编辑治疗中的机制研究
项目负责人:钱孛
附属瑞金医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本研究项目旨在突破肥厚型心肌病(HCM)治疗的技术难题,结合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心脏特异性的脂质纳米颗粒(LNP)载体,以提高基因编辑的靶向性和效率,为HCM患者提供更为精准和高效的治疗方案。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构建心脏特异性LNP,实现对HCM病变心肌的局部、高效基因编辑,为基因治疗提供更为可行和具体的方案。通过深入研究LNP的靶向机制和基因编辑的药效机制,项目有望为心脏疾病治疗领域带来新的科学认识和技术突破。这一项目不仅有望为HCM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途径,同时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推动作用。
在赵强教授的悉心指导下,钱孛博士研究生长期专注于心血管组织工程和基因编辑相关领域内的研究。在攻读研究生期间,针对缺血性心脏病药物投递困难的原因,从心脏外科医生的视角出发,设计兼顾快速血管化和药物投递的平台,开发了可注射心肌内水凝胶和磁性心外膜补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dvanced Science和Bioactive Materials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参与2次学术会议。
肠道真菌马拉色菌调控肿瘤巨噬细胞脂肪酸代谢介导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抵抗的机制研究
项目负责人:黄孝雯
附属仁济医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黄孝雯本次申报的课题是基于既往研究成果的进一步延伸,从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抵抗的临床问题出发,探讨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参与治疗抵抗的具体机制,聚焦于肠道菌群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交互作用,最终为改善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抵抗提供新思路。
黄孝雯博士生导师为陈豪燕教授,研究方向为肠道菌群参与肿瘤演进和治疗响应的相关研究。2023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ell Host & Microbe杂志发表SCI论文1篇,2024年以共同第一作者(排2)在Cell Host & Microbe杂志发表SCI论文1篇,另外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在Cancer Research、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等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篇(累计影响因子132分),并申请发明专利3项。积极参与学术交流,获得“博极医源”研究生论坛口头汇报一等奖。连续三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及学业一等奖学金,并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SMAD4缺陷型PDAC中组蛋白乳酸化激活RBM15表达促进肿瘤恶性行为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项目负责人:曹易之
附属瑞金医院2020级直博生
该项目通过在体CRISPR筛选,鉴定出SMAD4缺陷型胰腺癌中重要调控因子。申请者围绕此设计了一系列研究内容与实验方案,旨在阐明SMAD4缺陷型胰腺癌中RBM15表达激活的机制与发挥功能的方式,期望能够找到以RBM15为中心点调控环节的新靶点,本课题依托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胰腺疾病研究所与瑞金医院胰腺外科展开,以期为胰腺癌的精准治疗提供更多转化研究方向与潜在治疗策略。
在沈柏用教授的指导下,曹易之博士在读期间专注于胰腺肿瘤的转化医学研究。目前已发表多篇SCI论著,累计影响因子48.3分。先后在世界胰腺病学会(IAP)及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进行口头和壁报交流。2023年起,他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进入Arul Chinnaiyan院士课题组开展访问学者活动。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