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长期由公立主导的医疗体系,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竞争。但是如何引入竞争?私有化是一个途径,但由于整个大环境长期以公立为主,私有化可能会带来快速逐利导致质量变差,市场混乱无序的情况。这也是整个市场对民营医院诟病最大的地方。
对于这样的市场,私有化途中必须的条件就是标准化和更加严格的监管。标准化涉及到整个服务流程,而不仅仅指定价,而监管则要能真正对医院起到制约。
中国和英国在缺乏竞争的问题上很类似,英国的经验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英国拥有一个兜底的医疗体系,这曾经让很多国家羡慕,但随着老龄化和出生率降低,这个公立体系让政府不堪负荷,且未来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
从2012年开始英国就允许达到价格标准的私立服务机构和国家医疗体系NHS竞争,NHS也把一些项目外包给私立服务机构,比如术后康复。但接近两年下来,市场开始对私立服务机构的质量担忧,当一部分NHS费用流入私立机构,人们不禁要问,这些钱有没有换来更高效的服务?而NHS旗下的公立体系有没有因为这些私立机构而感到非常紧迫的去提升服务?
就过去两年的情况来看,英国公众对私立医疗服务机构的不满越来越增加。有舆论认为,这些私立医疗中心拿了钱,并没有完全兑现医疗服务承诺,病人获得的服务实际上在减少。英国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建立一整套的标准流程和真正的监管。
中国未来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医保的保障不够,老龄化会快速增加医保的压力,考虑让外资医院和私立医院接入医保,那么就必须要问除了价格符合国家规定之外,质量是否得到保障?费用控制是否合理?这些问题不仅是私立要回答的,也是公立要回答的。
这让标准化和严格质量监管成为必须。要竞争,价格和质量都是重要因素。一方面是价格,市场化后对于收费的途径更加多样,会员年费(尤其适用基层),打包收费等模式都成为可能。但这里面的必须要严格标准化价格空间,一套类似美国用于定价基准的CPT代码在中国同样有需求。
另一方面,私立和公立有不同的定位,在公立擅长的领域比如大病、手术等方面,公立的优势仍然会持续,这里要引入的竞争可能是介于公立之间的,而不一定是私立和公立之间的,因为私立无法在人才上与之抗衡。要给公立在特定领域更大的变革积极性,一方面来自于政策给予人才多大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则是如何营造一个可以让医院行使治病尤其是大病职责的市场环境,剥离出扰乱医生判断的经济因素。通过严格监管控制费用,给予创新和人才发挥的空间和奖励力度,来刺激医生的积极性。但总体来说,在这部分公立市场,政府仍需要为此兜底。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