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建设,一直是各高校的发力重点。强大的医学院(部)不仅是完善科教研体系的象征,更是资源竞争、学术角逐中的有力支柱。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在官网学部院系一栏已经列出了“医学部(筹)”,下设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基础医学院(筹)、临床医学院(筹)和医工交叉研究院(筹)四个部门,而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筹)的附属中心医院和附属肿瘤医院近日也发布了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生推免通知。
大连理工大学 图
大连理工大学筹建医学院的历程可以从5年前说起,2017年学校成立工作组,开始筹备医学院。2021年,辽宁省肿瘤医院与大连理工大学正式进行战略合作,成为大连理工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2年1月,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正式挂牌,打造“新工科”与“新医科”相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直到近期医学部(筹)的院系组织出现在官网,该校筹办医学院的构想,5年后终于走向了落地。
近年来,诸多高校布局医学领域已成一大趋势。2018年4月,天津大学医学部成立;5月,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正式宣告成立;1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正式建立医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也陆续通过自建或共建医学院的方式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再到今年6月,清华大学宣布成立医学部本部。建立医学院(部)或建设附属医院,逐渐成为了各大高校的“标配”。
自建或共建,各有渊源
对于高校来说,医科教育的培养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而自建医学院往往需要从头起步,虽然现在很多高校都陆续有了属于自己的医学院(部),但渊源各有不同。除了自建医学院(部)外,各大高校也与一些医药类高校或者实力医院采用“强强联手”的方式进行合并共建,组建了医学院(部),使得科研、教学实力获得提升。
在医学院建设上自力更生的高校,可谓是从打好地基开始,一步步地探索。比如清华大学在2006年,签署了《清华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关于落实两部协议的实施意见》后,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原清华大学医学院,将原有的医学教育资源重新优化整合,逐步成为一所一流的医学院。而在今年6月,清华宣布拟建立医学部(本部),至此,清华大学的医学体系中,已经拥有了清华大学医学院、医学院下设的临床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和清华大学医学部(本部)。对于清华而言,这无疑是一次重新出发的契机,一方面对内资源整合,一方面结构上重新梳理,清华自我发展医学的决心更加坚定。
在2018年下半年,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大学均提出了“加快医学院筹建工作”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成立医学与健康研究院,研究院设立基础医学中心、临床医学中心、转化医学中心和公共健康中心,包含若干研究所及附属医院集群。同年,上海大学医工交叉研究院挂牌成立,并签署9家医院挂牌上海大学附属医院,标志着学校医学学科建设进入新阶段、医学院的正式启航,具有里程碑意义。两所高校都先从医学研究院开始建立,聚集优势学科,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为医学院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如果说自建医学院需要从头开始打地基,合并医药类高校则可以继承已有的根基。在2000年左右,我国高校出现了一个院校合并潮,多所独立医科院校被并入综合性大学。由于合并,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众多高校都有了实力强大的医学院。许多高校延续了被合并的医药类高校在优势学科领域内的“光荣传统”,如四川大学的王牌学科口腔医学传承自我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发源地——华西医科大学的口腔医学院。
同医院合作共建,对于很多高校来说,可以依托医院发展自己的医学学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廖志林教授认为,“创办一流的医学院,须依托一所基础好的医院。”
一向以理工科人才培养为特色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2017年揭牌成立医学部,并将安徽省立医院纳入麾下,挂牌中科大第一附属医院。作为未能合并独立医科大学的顶尖名校之一,南开大学医学规模较小,不过同样在2017年,南开大学大手笔和12家医院达成合作,与各医院在医、教、研、管等各方面全方位合作,各大医院将承担南开大学医学院的临床教学任务。
一直没有放弃办医科梦想的中国海洋大学,从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就频频传出要办医学院的消息,备受大家关注,毕竟这是完成综合性大学布局的关键一役,对于生命学科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5月,西海岸校区会议明确提出“医学院”建设,直到7月份,青岛市中心医院宣布,与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双方还共同为实习教学基地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这一校一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动作,或许是海大牵手青岛三甲医疗机构以厚植医学院的前奏。
无论是自建医学院,还是依托现有医院资源进行共建,各高校对于医学院的重视程度,完全体现在了行动上面。
医学实力,哪家强?
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是高校师资、科研、教学等多方面实力的集合体。学科建设水平是大学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地基,医学学科也是如此。2022年9月21日,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发布,其中包括医学门类下基础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10个一级学科排名,展示了我国高校医学学科的建设水平。
北京大学在4个医学学科中获得前三名的成绩,其中基础医学学科更是在上榜的60所大学中夺得了首位。上海交通大学在临床医学学科展现了强劲的实力,排名第一,在基础医学和口腔医学学科也不甘示弱,获得第二名。四川大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全国第一,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和五年总科技量值排行榜中,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均位列口腔医学全国第一,以强大的科研创新能力持续领跑全国。
上海中医药大学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持续在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三个学科上领跑前列。老牌医学院校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我国最高医学研究机构和最高医学教育机构,开创了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高等护理教育、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和最早的公共卫生实践,在本次排名中,基础医学和药学两个学科上获得了亮眼的成绩,学科实力领先群雄。南京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分别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特种医学、药学学科上获得全国第一。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图
每一个位于医学学科前列的高校,都是国内医学建设的重要参照系和建设标杆,是领域前沿探索的引领者和赋能者。
发力医学,多校获大力支持
随着我国对医疗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国家和对于医学学科的发展,和高校医学院(部)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加快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设置交叉学科,促进医工、医理、医文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依托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批一流医学院”。
各地也以当地的“双一流”高校为扶持对象,政策利好加持,高校医学院建设正在快步前进中。去年7月,江苏省教育厅、省卫健委、苏州市政府、苏州大学签约共建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及附属医院。苏州大学医学教育已有109年历史,2008年成立了苏大医学部。在这一基础上,根据此次合作协议,各方将依托各自职能、发挥资源优势,赋予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相对独立管理权限,加快打造更多一流医学学科,加快建设成为一流医学院。
同样获得支持的还有宁波大学。2021年8月,宁波市在推进“医学高峰”计划时提出,支持宁波大学医学院升格为医学部。在2022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对标一流打造宁波大学医学部。随后,这所“双一流”大学的医学院,获得一系列政策支持,今年5月,宁波市发改委批复了宁波大学医学部(方桥校区)项目建议书,项目总投资约54.75亿元。就在8月,宁波市教育局强调,重点提升建设宁波大学医学部,新增医学二级学院,增设中医、中药、口腔、儿科等相关专业,扩大医学人才培养规模;整合多个优质三甲医院组建“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力打造高水平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诸多高校抓住新时代下新医科发展机遇,新建医学院或与当地医院共建大学附属医院,以学科、科研、人才、附属医院等大医学体系为支撑,共谋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有实力的高校医学院加入医学人才培养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