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们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等热点议题纷纷建言献策。小谱君发现,两会上也出现了不少有关科学仪器行业发展的积极的声音,9位代表提出了关于发展国产仪器、提升检测技术、增加支撑人才等热门议题。
其中,有关国产仪器发展、采购、研发、政策方向的提案占比最多,仪器人的心声已经得到传达,会后或许会有继《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一〇三号)》这样的政策来加大力度支持国产仪器发展。让我们聚焦两会上的“仪言仪语”,共同期待新政策的早日出台。
徐星:增加技术支撑人员
一流仪器却产不出一流数据!这个科研怪现象怎么治?
“我国科研领域存在一个怪现象:不少世界一流的科研仪器,产不出世界一流的科学数据。”3月9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一上来就说起了自己多年的困惑。
徐星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怪现象,是因为我国缺少使用这些仪器的一流的技术支撑人员。“技术支撑人员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学数据的质量,即便有最好的科研仪器,如果没有一流水平的技术支撑人员,也可能产出三流的科学数据。”徐星解释道。
令徐星困惑的怪现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童金南委员也深有感触。他说,“技术支撑人员的水平对科研工作十分重要,我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技术支撑人员队伍,并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现代科技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涉及科研数据采集的部分,不仅需要依赖先进的科研设备,而且还需要有一批使用这些设备的专业技术支撑人员。“科研工作的质量不仅取决于科研人员的素质,也取决于技术支撑人员的素质。”徐星说,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对我国科技发展至关重要。
但是,“因为工资待遇、成果体现、职称评审等原因,很多人在职业选择时不愿意去从事技术支撑工作。”童金南直言。
童金南举例说,科研人员可以申报的科学基金有很多,但相对而言,针对技术支撑人员的研究项目要少得多;同时,在职称评审时,技术支撑人员更多的是考核其在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其运行科研设备,产生高质量科学数据进而发表论文的情况,只能做参考。
更重要的是,“目前,许多调动科技工作者积极性的政策更多惠及一线科研人员,较少涉及技术支撑人员。”徐星说,相对于科研人员队伍的壮大速度,技术支撑人员数量增长明显滞后。“因此,我们需要大力加强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建设。”
徐星建议,国家要提高技术支撑人员的待遇水平和地位,鼓励优秀科研人才加入技术支撑人才队伍,从而更加高效地利用各类科研设备,产出更高质量的科学数据。“有关方面要健全技术支撑人员评价体系,不仅要认定他们在实验技术领域发表的研究论文,还要重视在他们手里产生实验数据所发表的论文质量,从而充分调动技术支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童金南表示。
此外,徐星还建议,补齐我国在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短板,增加技术支撑人员的数量;加强技术支撑人员的在职培训,提高技术支撑人员素质,进而推动科研工作更加高效地开展。
郑兰荪:鼓励教学仪器研发生产
“用于教学的科学仪器,实际上就像大号的玩具,不仅可以让学生明了仪器的原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全国政协常委、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郑兰荪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教育部及有关部门能够制定政策措施,鼓励教师研发和推广教学仪器,同时鼓励企业参与教学仪器的研发和生产。
郑兰荪表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各种科学仪器(包括中高端仪器)在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理工科毕业生走上岗位后,很可能需要操作和应用这些仪器,有些学生还可能参与这些仪器的研制和维护工作。
教育部颁布的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明确:理化等学科毕业的学生要能够了解一些相关重要仪器的基本原理,掌握这些仪器的操作技能,甚至培养初步的研发能力。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中只有少数能够配置主要用于教学的中高端仪器,因为这些仪器基本都是从国外进口,价格昂贵,而大部分高校由于经费限制,配置这些仪器主要是保证科研需求,而难以用于教学。
同时,这些仪器的设计和功能并没有考虑教学需求,智能化程度和集成度很高,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基本只能做到教师演示仪器的操作,学生进样获得结果后加以分析。学生不了解相关仪器的构造、工作原理,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这样的实验教学条件,显然不能达到教学质量标准,也不能满足学生今后工作的需求,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针对这一情况,我国高校的一些教师已经开始研发用于教学的科学仪器。“这些仪器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使得普通院校都有能力配置。它们的推广及相应实验课程的建设,可以说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创新。”
郑兰荪说,可是这项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一方面,目前我国高校有能力研发教学仪器的教师很少,而且这样的工作既缺乏经费支持,又没有名誉,因此缺乏动力;另一方面,这些仪器的生产必须由企业完成,但由于教学仪器不应当盈利,因此很难找到合适的生产企业。
为此,郑兰荪建议教育部制定政策措施,鼓励教学仪器的研发和推广工作。比如,教育部(或会同科技部)就教学仪器的研发工作立项,使有关教师可以申请到研发经费;教育部还可以通过文件、会议、讲话等方式,鼓励教师参与教学仪器研发,在高校推广这些教学仪器。同时,有关部门可制定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参与教学仪器的研发和生产。同时应免除相关企业生产此类教学仪器的税收,降低仪器生产成本,保证仪器售价低廉。
李霞:让更多仪器设备“中国造”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江陵县血防所应急办主任李霞在本次全国两会上带来了关于尽快解决科学仪器设备严重依赖进口,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的建议。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李霞发现高端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可控已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命门。相关单位科学仪器设备依赖进口,“买不来”的“卡脖子”问题日趋严峻。
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她建议:一是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学仪器设备自主研发的“策源地”作用。引导和支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科技创新领跑、跟跑中,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加强原创性科学仪器设备的搭建,实现科学仪器设备“从0到1”;鼓励相关科研人员结合前沿技术研究需要,对成熟的商品仪器进行功能开发和创新,形成新的关键部件。
二是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首台(套)科学仪器设备应用“试验田”。完善政策措施,推动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在购置科学仪器设备时,国产科学仪器设备应占一定比例;鼓励相关单位采取联合共建应用中心等方式,加强首台(套)科学仪器设备应用和示范工作,不断迭代升级,不断形成功能丰富、“皮实耐用”的科学仪器设备商品。
三是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人才库”作用。鼓励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仪器仪表学科建设,开设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和应用相关课程,强化实验实验教学,塑造工匠精神;鼓励相关单位设立科学仪器设备实验技术基金,支持实验技术人员在商品化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中,加强测试新技术新方法研究,造就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应用的“行家里手”。同时加强激励机制,吸引更多已在国际科学仪器设备公司工作多年的人员回国效力,以站在巨人肩膀上推进高水平科学仪器设备创新。
俞章法:提高重大装备国产化率
多年以来,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董事长俞章法一直在为制造业转型升级“鼓与呼”。“今年全国两会,我提出了提高关键重大装备国产化率、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建议。”俞章法告诉记者,希望首台(套)重大装备在闯过“技术关”后,也能跨过“市场关”,从首台(套)向多台(套)跃升,最终实现整体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支持首台(套)装备加大推广应用
重大技术装备是国之重器,事关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的意见》,希望以首台(套)示范应用为突破口,推动我国重大技术装备水平整体提升。
在俞章法看来,在众多政策指引下,我国基本上解决了关键重大技术装备依赖进口的问题,但由于装备本身价值高,且对用户企业生产、经营影响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仍存在“用户不敢用”的难题。“好不容易闯过‘技术关’,却在‘市场关’卡住了。”
据俞章法介绍,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要特点就是投入成本高、投入周期长,往往需要长久的坚持和努力,但由于装备本身价值高,且对用户企业生产、经营影响大,现实中普遍面临应用推广瓶颈。“这直接影响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俞章法说。
如何闯过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市场关”?
俞章法建议,围绕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继续支持国内制造业龙头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力度,支持企业申请认定首台(套),加大奖励力度。同时对于使用国产化首台(套)重大装备的企业,按照国产化比例在该企业增值税、设备折旧上给予适当减免税赋。他还建议,强化产业链上下游深层次合作,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推广的积极性,从而为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为国家装备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科技成果要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
科技创新需要从实验室“走出来”,并转化为成果,才能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2017年10月,科技部印发《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指引》,明确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要有较好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基础和突出的示范特色,技术市场交易额等主要指标实现持续增长。据俞章法介绍,在政策引领和“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下,河南制造业特别是洛阳装备制造产业在技术积淀、转化环境、服务体系等方面,已具备承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底气和实力。
作为先进重工业城市,洛阳已拥有央企科研院所和军队科研机构14家,国家级创新平台9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51项,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在科技成果服务经济成效上,盾构机、特种机器人、高速连接器、钢轨铣磨车等多项“洛阳制造”填补了国内空白。“希望给予郑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尤其是洛阳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俞章法建议,出台中试基地建设的指导性政策,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鼓励推动科技成果中试工作。同时,支持洛阳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在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推进技术和资本要素融合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促进技术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俞章法还建议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类基金向河南的投放力度,通过政府增信和适当让利,吸引社会出资和引导投向,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闫大鹏:支持采购国产仪器设备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锐科激光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工程师闫大鹏今年向大会提交的建议是:关于进一步支持采购国产设备及仪器。
关于进一步支持采购国产设备及仪器的建议
随着近年来国家政策的扶持,许多国产设备以及企业逐渐步入正轨,早年间“非进口不要、非进口不用”的状况也不复出现,国产设备在某些细分领域的弯道超车,达成了替代进口设备的里程碑式进程。通过鼓励和规范采购国产设备及仪器,既是促进国产品牌自主创新之举,也能避免在关键技术上被“卡脖子”,加大对国产设备及仪器企业政策扶持力度,让国产设备及仪器有更多“用武之地”。
建议:
1、扩大采购主体范围,除了中央及各省市规定政府采购大力推进采购国产仪器外,医疗机构、国有企业在技术和服务能够满足要求的条件下,优先采购国产产品与服务。
2、将国产采购政策进一步落细落实:包括采购公示、设置最小国产仪器采购比例、明确国产设备及仪器定义范围、采取实质性措施促使“首台(套)政策”落地、建立并定期更新各地及各领域自主创新重点产品目录等。
3、通过制定采购国产设备免税或退税的政策,明确具体的实施细则,便利办理方式,加快办理流程,带动相关设备的国产采购率。
蓝闽波:加快研发 高端仪器国产化
我国科研体量已经牢牢占据世界前列,论文连续4年排名世界第二,专利数量2020年排名世界首位,但是产生这些成果的研究工具的研发和制造与此极不相称。“目前,几乎所有的高端仪器设备都是依靠进口,世界前20强的仪器企业中,没有一家是中国企业。”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金山科技园管委会主任蓝闽波建议,持续加快大型科学仪器的研发和产业布局。
蓝闽波表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发的技术,不仅涉及大量的基础研究,也与诸多关键高端制造技术息息相关。按照惯例,许多仪器的原始理论来源于物理学,在与现代电子技术交融后,经过不断改进完善,形成可使用的仪器,用于材料、化学和生物等几乎所有领域。这是一个涉及众多交叉学科的工作,需要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其中,要保证仪器设备使用方便、性能良好,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软件的开发。
近年来,基金委和科技部的仪器专项给科研人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研发支持。在一些低端的科学仪器方面,已经看到成效,但在高端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方面依然存在短板,更多的是对于现有仪器的功能附件添加和完善。今年的仪器重大专项指南中已经涉及高端整机的研发,这对于科学仪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蓝闽波建议,一是多头并举推进大型科学仪器的研发。在已有的科技部仪器专项基础上,仍需加大多学科布局,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快推进重点仪器设备的研发工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工作方法就非常适合大型科学仪器的研发;考虑到仪器研发的费用较高,可在计划中适当增加资金的投入;鼓励企业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共同推进高端仪器研发和产业布局;鼓励、引导风投基金积极参与大型仪器的研究工作。
二是加强相关专业软件开发,弥补科学仪器发展软肋。软件尤其是应用软件是仪器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短板,良好的应用软件不仅可以方便使用,也能增加仪器的使用功能。国家可采用揭榜挂帅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大型仪器必要的应用软件研发加快布局,构建适用性强、应用强大的软件;已经开始研发的高端仪器设备,国家科技研发计划应优先支持采用国产软件的研究单位,并在各类国家支持的项目指南中明确提出。
三是多渠道构建产业链促发展。大型仪器设备涉及的基础产业领域较多,产业链复杂,但相对集中在精密仪器、精密加工、软件开发等领域。
目前国内已经有些企业在为国外的厂商提供配件服务,但分布广,未能形成良好的产业链。为此,建议政府以优惠的资金政策加快大型科学仪器产业的优化重构,做大一批,扶持一批,逐步形成一系列专门的产业配套,通过不断的培育,逐步形成相关类别的学科技术集成集群和产业链的布局。
杨学明:大力推动高端科研仪器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杨学明几年来一直在呼吁加强国产高端科研仪器的研发,“高端科学仪器和设备的研发是推动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科研仪器研发的水平实质上是国家科技硬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国家在很多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科研仪器研发的底子相对薄弱。科研领域许多方面受制于人,就是因为我们在高端科研仪器研发实力不够。”
杨学明表示,做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没有最好的科学仪器和条件是很困难的。在一些科研领域,我们做了很多很不错的研究工作,但用的都是国外商业化科研仪器,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研发展。此外,我国对于高端科学仪器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自主研发也能推动我国商业化科研仪器的发展。
“在我的研究组里,很多学生都有拆装仪器、设计和研制仪器的经验,因此他们不害怕研制和发展新的科研仪器。我们迫切需要培养更多的高水平的科学仪器研发人才。”杨学明指出。
近些年来,国家相关部门设置了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但他认为国家还应该加大资助力度、形成更好的资助机制,更加重视科研仪器研发问题。为此,杨学明建议制定高端科研仪器研发标准,大力加强高端科研仪器研发队伍建设,在评价体系上为优秀的科研仪器研发人员提供更好的晋升评价通道,让更多人愿意从事高端科研仪器研发工作。
近年来,我国在高端科学仪器商业化发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但是离国际最高水平的发展还有较大的差距。杨学明指出,国家需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端科学仪器研发公司的发展,加强科研仪器商业投资,建立完善的科学仪器发展的商业机制。只有这样,我们国家的科技硬实力才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目前,采购国外科研仪器是有一定的免税政策的,但对于国产科学仪器采购没有类似的政策,这其实上并不利于国产科学仪器市场的发展。因此,我们建议国家要采取一视同仁的税收政策,在同样的水平情况下鼓励大家优先使用国产科研仪器,以此推动产业的大力发展。”杨学明说。
刘忠范:确保国家实验室总量控制
国家实验室建设是重塑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深远的重大举措。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刘忠范建议,应认真梳理存量,严格控制增量,确保国家实验室总量控制。
刘忠范说,过去一年,九三学社北京市委高度重视国家实验室建设问题,成立了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课题组开展专项研究。国家实验室建设是我国科技界的一件大事,得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国家实验室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充分依靠专家,集聚智慧,科学决策,做到战略上稳健、战术上果断、战役上放手,充分体现制度优势。
刘忠范建议,国家实验室建设要严格控制增量,不能盲目上马,以确保持续稳定的中央财政经费投入,充分体现国家意志。而在总量控制上,既要关注增量,也要关注存量,避免与现有存量资源过度功能重叠。“事实上,在现有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许多机构符合或基本符合国家实验室的定位,应对这些‘存量’资源认真梳理并认证挂牌,以确保真正意义上的总量控制。”
刘忠范说,国家实验室建设还应与中国科学院的改革重组密切结合。中国科学院肩负着我国科技创新“国家队”和“排头兵”的角色。在国家实验室顶层设计中,应分配一定数量的“名额”给中科院,推动中科院现有科研院所的改革重组。
刘忠范还建议,要从政策层面重视解决“一女多嫁”、“强者通吃”等极端化倾向。国家实验室需要一批“铁杆”人才,要避免从大学和科研院所把人才“一网打尽”“竭泽而渔”,要积极整合现有人才资源,确保国家实验室的高起点和“国家队”定位。
张伯礼:依托分析检测技术优化工艺
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生产生活经验和中国历代医家丰富的临床经验,经典名方是中医药理论指导实践历经几千年锤炼得到的产物,是中医药宝库的明珠。如何促使“经典名方”转化成质量高、疗效好的“经典产品”,为百姓健康提供更好保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提出了解决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合理性的建议。
药物是人类和疾病斗争的有效手段,但每一款新药的研发都伴随着异常艰难的过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去年发布的《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复方制剂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原则》),开拓了中药新药研发的新途径,这也是落实中医药发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要求的重要举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古代经典名方是指“至今仍广泛运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古代中医典籍所记载的方剂”。为保护和支持经典名方的研究及创新开发,国家层面已出台了多项关于中药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创新开发的相关政策,对中医药的传承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张伯礼表示,《原则》中核心思想是确保经方制剂的药用物质与传统汤剂的药用物质基本一致,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生产操作中的困难。比如,传统砂锅煎煮的有效成分提取率比较低,而采用现代制药设备的提取率就高得多,这就出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差异,完全“遵古”会带来资源利用率低、成本高等问题,给经典名方的现代开发带来困难。
采用砂锅等传统的煎煮方法是在古代相对落实条件下的用药方式。在医药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一些古代制法也需要与现代技术装备进行结合,走“守正创新”的路线,通过化学物质分析等检测技术保证不同工艺条件下经方有效物质的基本一致,既能保证经方制剂的有效、安全,还能实现产品质量可控和中药资源的合理利用。
完善现代科学方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
张伯礼表示,遵古不泥古,建议加强科技创新研究,实现现代提取技术与传统煎煮工艺相结合,充分利用中药材资源。
经典名方的药味剂量配比,以及以水为溶媒进行煎煮都应当遵循科技引领,数据说话,实事求是,引领这一新领域健康发展。在经典名方制剂生产中,在保证饮片剂量配比一致和提取溶媒一致的前提下,需要加强工业化制备工艺参数的研究,建立严谨的质量检测方法,保证制剂提取工艺具有稳定的干膏率和指标成分转移率。
此外,依托现代分析检测技术确定制剂生产的药用物质与传统汤剂的药用物质的基本一致性,以及临床用药剂量折算的合理性。利用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如指纹图谱/特征图谱等方法,将工业化提取生产制剂和传统工艺制备的基准样品进行相似度分析,评价二者成分组成的一致性;通过工业化生产的制剂与基准样品的干膏率、指标成分比例和特征峰相对峰面积的比较,进行临床用药剂量的折算。
为保证工业化规模生产制剂的安全性,应建立样品的高安全风险成分和重金属农残等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