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已经超过4.3亿,而中国目前国内疫情形势虽然多点散发,但病例数量少,总体平稳可控。对比世界上很多国家,中国疫情防控取得的成绩无疑是优异的。这背后是我们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这是我国取得现阶段常态化疫情防控成功的法宝。中国为什么要选择动态清零总方针,又为什么能够做到动态清零,一起听听专家的分析。
天气转暖,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文竹苑社区居民纷纷来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放松休闲。仅仅一个多月前,因为疫情,他们居住的小区被划定为封控区,他们足不出户,居家隔离了20多天。
安阳本轮疫情是从1月8日开始的,面对的是传染性极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68例。安阳快速反应,精准防控,仅用12天实现了“社会面清零”,22天实现了社会面和隔离点“双清零”,25天全市降为低风险区,实现了疫情零外溢。安阳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的法宝,正是坚决贯彻落实了动态清零的疫情防控总方针。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动态清零的基本理念是快速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疫情,要做到发现一起扑灭一起,使传播链切断,使感染者得到清零。
动态清零的核心是快速反应、精准防控。安阳本轮疫情刚开始的前10天,累计报告病例就超过了400例。面对快速传播的病毒,安阳市与时间赛跑,累计排查和隔离管控密接、次密接和重点人员超过1.2万人,设立100个隔离点,精准划定2个高风险区,5个中风险区,6个管控区,44个封控区,封控区内住户超过39000户。20多天,全市500多万人口全员集中核酸检测11轮,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核酸检测16轮。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动态清零并不是追求零感染。它实际上即使感染以后关键在于怎么快速发现它、快速阻断它,使它的传播不持续下去,遵循的是精准进行防控。比如怎么精准开展流行病调查,精准追踪密切接触者和管理密切接触者,精准划定疫区或疫点的范围,精准开展临床救治,精准保证老百姓正常的生产生活。
安阳应对疫情的过程,是过去一年多我国成功应对多地散发的几十起疫情的一个缩影。疫情防控必然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代价。发生疫情的地方,社会经济和百姓生活不可避免受到一定的影响。通过动态清零,每个地方最后都成功扑灭了疫情,避免了疫情外溢扩散到全国其他地区,造成更大范围内更长时间的损失。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 郭丽岩:从去年散发疫情的相关城市来看,一般来讲,30天左右,最多2个月,整个社会就恢复了正常秩序,复工复产,相关营业场所也重新开张。从时间上来讲,占全年的比重它也是短期的暂时的冲击。从人口规模上来讲,去年散发疫情的这些城市大概有几百万人口,多者说也就是上千万人口,占全国14亿人口比重相对较低。而且散发疫情的城市也会分区分级进行疫情管控,不是整个城市全部都按下暂停键。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通过局部地区极少数人的一些管控、一些医学干预和社会干预,换取的是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和绝大部分人群正常生产生活。我以为中国的防控应该以全国作为一个单元来算,而不仅仅是算经济账,更重要还要算社会账、算民生账,要动态算账,就是大账要加在一起算。
然而,面对中国的动态清零的防控政策,国际上也有不同声音。有人认为执行这一政策成本高,并且会影响人员自由流动,认为应该考虑放弃动态清零。尤其面对目前流行的传染性极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更应该选择“躺平”,与病毒共处。因为他们认为奥密克戎毒性减弱,就是一个大号的流感。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奥密克戎变异株现在称之为大号流感为时过早,它的科学证据还是不足的。从全球数据来看,它的病死率仍然比流感要高,有的时候高6倍,有的8倍,甚至更高有10倍。它对老年人群、慢性病患者和肥胖者的病死率比较高,它的后遗症到底如何,我们认识并不是很清楚。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也多,慢性病患者绝对数也很大,再加上医疗资源不均衡、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稍加放松,很可能单个的个体到重症或者到死亡的概率低,但是乘上14亿人口,它将是一个巨大的数据。
其实,世界上一些国家想学中国动态清零,但学不来。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自从2020年4月我们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胜利后,中国本土是一个干净的没有新冠病毒的环境。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我们本土是干净的,对实行动态清零创造了非常好的环境。从疫情本身情况来看,国外一些国家,已经造成了连续性社区传播。简单说,疫情在那儿扎根了,无法清零,来龙去脉很难说清楚了。而我们国家恰恰能摸清楚每一起病例的来龙去脉,它的传播链条要力争搞清楚,所以这是动态清零非常重要的科学基础。
除了本土干净这个前提优势,中国能够做到动态清零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抗疫的理念、中国的文化和群防群控的体制机制在起关键作用,这也是国际上很多国家学不来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党中央从一开始就明确,抗疫理念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最重要的,所有的策略和措施基于理念。第二点,我们中国的文化,有老百姓广泛参与支持,其实每一个老百姓都是抗疫者。国外学者称中国的老百姓有高度的利他主义。第三点,就是我们组织管理体制,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都形成一股绳,有强大的合力。再加上我们中国政府强大的指挥协调组织动员能力,这就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能够做到动态清零,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加大投入补短板,不断提升疫情防控的科技支撑实力和医疗救治能力。统计显示,这两年中央投入756.6亿元用于持续改善国家和地方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疫情防控救治能力。我国的核酸检测能力不断增强,目前,总体已经达到单管检测每天4555万人份。我国加大疫苗研发和生产,不断构建群体免疫防线,目前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31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超过12亿3400多万人。
我们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通过精准防控,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经济社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从宏观看,中国经济实现了较高增长和较低通胀的优化组合。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经济增速居全球主要经济体前列。物价稳、就业稳、收入稳。2021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9%,消费市场供需基本平稳。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 郭丽岩:面临世纪疫情冲击,我们国内物价低水平运行,跟国际上部分经济体出现了持续上升的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内粮食、肉、蛋、奶等鲜果鲜菜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稳定,这为稳物价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个也与我们采取动态清零、精准动态防疫有关。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放任疫情发展,不把疫情控制在局部,很可能会影响我们全国重要民生商品生产供应整个网络稳定性,这样对于全国民生保障而言都是重大的冲击。
通过动态清零,中国成功控制住疫情,经济基本盘保持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畅通,带来的一个直接红利就是外贸稳健增长。统计显示,在疫情导致全球贸易萎缩的背景下,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1.4%,再创历史新高。中国成为疫情下全球抗疫物资和新冠疫苗的主要生产国和提供国,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国际供给、平抑全球通胀、引领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积极贡献。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是辩证的关系,处理好就是相互促进,相互协同;处理不好、不精准,没有很好平衡,很可能会顾此失彼。在评价算账的时候,也是用这种辩证的思维和动态的眼光,在更广阔的视野来看我们的成本效益,我们的效果,可能就会更加客观。
防控疫情要算大账。应该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找到的最佳的防控方式,防控策略的选择也并不是一成不变。未来根据疫情防控的整体形势,比如哪一天我们有对付新冠病毒更好的特效药物了,我们的疫苗接种率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医疗救治能力更强更均衡了,防控策略自然也会适时调整。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人类与新冠病毒的较量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还是需要保持耐心和毅力,等待“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天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