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您是第 69331046 个访问者!
您好,欢迎来到全国体外诊断网(全国实验医学网)!
热门搜索:分会介绍 | 会员名单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动态

几张图片告诉你,为什么中国的抗疫别国学不来!

更新时间:2021/12/9 15:54:58 浏览次数:1590
占世界人口19%的中国,报告病例数仅占全球病例总数的0.05%。并且,自2021年2月至今,没有出现一例新冠死亡病例。中国的抗疫经验获世界关注。

“你以为别国不想学中国吗?”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央视《面对面》节目中表示,要取得这样的防控成果不是某一个措施、某一策略能够起作用的,中国的组织能力、协同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民众的高度配合和高度利他主义精神,相信很多国家都难以做到这一点。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央视《面对面》节目中表示。


他们不谈奉献,只论专业


2020年2月初,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时任副局长、监察专员焦雅辉,穿着冬衣逆行来到武汉,离开时已近立夏。作为国家派往一线的代表,焦雅辉是调度数万医务工作者的主要负责人,却因在多次发布会和新闻采访中的发言而被大众关注,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言必有数据且从不看稿,被称为“技术型官员”,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
在提到多名医务工作者感染时,她呼吁“不用英雄主义号召医护人员,而是用科学的方式保护医护工作者”,“让他们能够得到休息,保障他们的健康,这样就能真正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在提到抗疫信心时,她坚定,“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图片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时任副局长、监察专员焦雅辉。

健康时报记者张赫摄


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疫情及时发现与控制,除了得益于“西城大爷”准确描述了所有流调细节,也归功于他背后无数个不眠不休的流调工作人员。
图片

“西城大爷” 唐敬之对话疾控流调医生乔富宇。

图自新京报


西城区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主管医师乔富宇是参与北京新发地疫情流调的工作人员。在疫情之初,他与同事至少两三天没怎么睡觉。他表示,那段时间是疫情控制的黄金三天,哪怕不睡觉,也要把所有关键的人、关键的地点和线索都找到。前三天能找到的,疫情播散的范围就比较小,很清晰。

没有硝烟的战场,

却有无数逆行的抗疫战士


最近几天,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让很多人泪目。大连康复中心医疗保障组副组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沙琳同志倒在了抗疫一线,2021年11月26日,他生命的刻度,永远定格在了47岁。而如此伟岸的医者形象,不仅仅是个例。
连续14天坚守在抗疫一线,日夜奋战,全力协调筹集医疗设备、防疫物资及药品耗材等医疗救治物资,终因过度劳累猝死。沙琳留下手机里每天近200条的通话和微信沟通记录,留下笔记本中密密麻麻的工作要点和思路……他朋友圈的最后一条是援助庄河医护人员返程的视频,还配文“闻道凯旋乘骑入,看君走马见芳”。
图片

沙琳的女儿给父亲的微信留言,图自大连发布


11月27日凌晨从殡仪馆回来后,沙琳的女儿给父亲的微信留言。“爸爸,我和妈妈到家了,你放心吧。我会尽我所能照顾好妈妈”、“我永远爱你。你永远是我的骄傲。”这是孩子对父亲最后的爱的告白与承诺。
追溯到去年,2020年4月14日晚12点,在武汉雷神山医院的ICU病房中,最后4位本地医护人员还在岗位坚守,几个小时后,这里即将宣布休舱。一位中南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羞涩地拒绝了采访,他对健康时报记者表示,这就是他正常应该干的工作。

图片

2020年4月14日,在雷神山医院,一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医生仍在岗位坚守。健康时报记者张赫摄


一晚上几个小时的时间,这位医生基本上都保持同一个坐姿坐在患者旁边,一动不动地看着床上的患者,在需要吸痰的时候,他会快速起身,温柔的叫着“爷爷”。在没有人看到的角落里,他们一直在坚守着。

他们是离病毒最近的人,

也是最勇敢可爱的人


2020年武汉疫情之初,医院的感染性医疗废物和各种被污染的生活垃圾曾堆积成山,全武汉垃圾处理告急。作为离病毒最近的人,当问到做这些工作是否害怕时,一位垃圾处理工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其实也会害怕,但是这些事还是要有人做。”
图片

2020年2月22日,一位工人在处理同济医院堆积成山的医疗垃圾。健康时报记者张赫摄


在这些感染垃圾搬运、清理过程中,这位工人一直有个“神秘的操作”,就是不断把双手插进酒精桶里。他说,这样做是为了让并不便宜的医用手套能够多用几次。
后来才知道,这位垃圾处理工并不是工人,而是一名大学生,专门跑来支援抗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这样告诉记者。
2020年2月28日,在结束雷神山采访返程回宿舍的路上,武汉下起小雨。一位外卖小哥闯入记者视野。武汉疫情期间,很多外卖小哥坚守在岗位,无畏艰难,只为了让抗疫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能吃上一口饭。后来,一直坚持送外卖的小哥告诉健康时报记者,“也会怕,但我太爱这座城市了。”
图片

2020年2月28日,一直坚持送餐的外卖小哥。

健康时报记者张赫摄


正是这些坚守在自己岗位的一群可爱勇敢的人,为武汉抗疫贡献了不可忽略的力量。从他们身上,你能看到中国人骨子里的坚强和勇敢。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118号龙之梦大厦2209室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