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介|绍
孟俊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海南医院副院长
前言
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阿尔茨海默病(AD)成为全球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早期筛查与精准诊断是重要突破口。在近日举办的“新创IVD非凡未来2025体外诊断新技术发展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孟俊教授分享了《基于脑脊液检测的AD标准化诊疗路径建设项目》的先行先试成果。该项目依托海南博鳌乐城医疗药品监督管理局优化的临床急需进口药械审批流程,实现了国际前沿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的快速落地应用。项目不仅验证了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在AD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更为全国AD防控体系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实践样本。
老龄化加剧AD负担
早期防控成国家战略
AD是最常见的认知障碍疾病类型,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目前我国60岁以上AD患者已达983万人[1]。约66%的轻度认知障碍(MCI)由AD引起[2]。并随着国家的发展,老龄化的程度越发加深,AD治疗成本逐渐增加[3]。目前国家十分重视AD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瞄准MCI黄金窗口
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成AD早期破局利器
AD是一个连续疾病过程,从脑内出现病理改变无症状阶段开始,病理负担逐渐增加,最终出现临床症状和进展。AD源性MCI是AD早期诊断和延缓疾病进展的黄金窗口[4]。在此阶段进行早期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干预对提高AD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5]。但早期患者症状及影像学改变均不明显,导致MCI的漏诊率高达76.8%[6]。而一些生物标志物早于症状15-20年即可出现,是识别早期AD的核心证据,其中脑脊液生物标志物Aβ42和Aβ42/Aβ40是最早出现的[7]。
我国发布的《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诊疗中国专家共识》[1]肯定了脑脊液标志物(Aβ42、Aβ42/40、P-tau181/Aβ42、T-tau/Aβ42)在AD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疾病进展评估中的价值,并可作为启动疾病修饰疗法(DMT)的检测指标。目前Elecsys脑脊液体外诊断试剂已被FDA批准上市,该试剂盒通过定量测定脑脊液中的Aβ42、P-tau和T-tau浓度,用于评估AD引起的认知障碍,为中国AD早期精准诊断开启崭新篇章。
突破AD诊断瓶颈
脑脊液分析的高效能与高性价比优势探析
卓越的综合诊断能力
脑脊液生物标志物(Aβ42、P-tau、T-tau)与 Aβ-PET的检测一致性可达 85%-95% [8],为AD早期精准诊断,鉴别诊断,推动早期干预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健康挑战具有积极意义。
●多种脑脊液标志物联合诊断性能优于单个标志物:相较于单一检测 Aβ42,采用Aβ42/40或Aβ42/P-tau181的比值作为诊断指标诊断效能更优[9]。
●对MCI向AD的进展风险预测发挥关键辅助作用:tau/Aβ42比值阳性的MCI患者进展为AD的风险是阴性患者的10倍以上[10]。
●鉴别诊断其他原因导致的痴呆:区分AD与血管性痴呆时,AUC超过 90%,能提供更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11]。
●一个脑脊液样本可提供多项生物标志物信息:除Aβ和Tau信息外可用于梅毒,免疫性脑炎、克雅氏病(CJD)等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检测。CJD和AD相关指南提出T-tau和T-tau/P-tau181对CJD高度敏感,如果T-tau接近/超过检测上限,且T-tau/P-tau181很高,则可能为CJD[12,13]。
●医疗成本低:相比PET-CT更具经济效益比,脑脊液检测人均诊疗总成本可节约1925.92元[14]。
破除腰椎穿刺的常见误解
一些患者及家属会对腰椎穿刺术采集脑脊液产生恐惧。腰椎穿刺术是神经内科常规操作,非大型手术,操作较简单。在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适应症的前提下,该项技术总体而言是安全耐受的。通过标准化操作和术后管理,风险可控,广泛适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PET与血液标志物的利弊辨析
AD的诊断方法还包括影像学和血液标志物检查[1]。其中PET-CT是AD诊断金标准[9],但其价格昂贵,多数医院暂无法开展,可能产生辐射暴露等局限[15]。血液生物标志物在AD早期识别和治疗上具有潜在价值[1],其优势为无创、便捷且成本低,但存在准确性和稳定性问题[16],目前国内临床尚无血液学标志物诊断AD的统一临界值[17]。
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先试
Elecsys脑脊液检测推动AD精准诊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率先引进国内首款AD脑脊液系列试剂盒,并开展了国内首个AD诊断产品的真实世界研究,为优化中国AD诊疗积累宝贵经验,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脑脊液标本检测过程中应注重标准化流程
采集:第一管采集出来2ml的脑脊液不予检测比值,同时建议使用项目专用的脑脊液采集管。采集过程中无需进一步处理,脑脊液采集之后无需离心或混合。采集时脑脊液标本量应到达采集线,否则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存储:20-25℃,建议两天内立即进行检测;2-8℃冰箱,可存储2周左右;-20℃可存储2-3个月左右。
复融:复融无需混匀,直接进行检测结果更准确。前处理过程无须进行倒置,避免导致假阳性的情况,并建议-20℃冻存后复融30分钟以上。
检测报告解读:不同实验室检测对同一生物标志物谱的解读不一致,可能影响诊断决策和治疗方案。应基于临床情境解读,强调与临床医生结合,避免绝对化表述。
质控数据表现优异,助力临床标准化应用
Elecsys 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检测项目在博鳌乐城先行先试。得益于标准化的质控体系和全自动的检测流程,Elecsys 脑脊液检测法在预实验和正式实验阶段质控数据始终表现良好,同一患者的不同标本以及同一标本在不同时间的复测结果都相差极小,一致性好更有利于临床应用。
真实世界研究验证高一致性,医生调研凸显诊断价值
在瑞金海南医院先行先试的Elecsys 脑脊液检测的真实世界项目中,共检测了300余例脑脊液标本,女性居多,符合女性更易患AD的情况。受试者年龄集中分布在70-78岁,老龄化特征明显。在已出报告中,以比值为判断标准,阴性占 42%,阳性占 58%。在有 Aβ-PET 结果的调研样本中,Elecsys AD脑脊液检测结果与 Aβ-PET 的一致性达 93%。同时,针对临床专科医生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8%的医生认为脑脊液检测对AD诊断具有明确价值;77%认为在鉴别诊断中可带来实际获益;70%认为脑脊液检测结果对启动DMT方案有重要参考意义。
总结
●利用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推动AD早期筛查与诊断,不仅有助于减轻国家医疗经济压力,也能有效缓解家庭经济负担,进而形成良性循环。脑脊液生物标志物与PET具有高度一致性,其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多重核心价值。
●海南博鳌乐城脑脊液检测先行先试真实世界项目进一步印证了脑脊液标志物在AD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启动DMT的重要价值,助力患者早诊早治,切实减轻医疗负担。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 中华神经科杂志,2024(7):715-737.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2, 55(5):20.
3.Clay E, et al. J Mark Access Health Policy. 2019 Sep 26;7(1):1667195.
4.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专家委员会,等.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25,33(4):337-346.
5.梁曼欢,等.当代医药论丛, 2023, 21(10):25-28.
6.王欣,等.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2023, 62(6).
7.Guo Y, et al..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 2023, 15(1): 31.
8.Hansson O, et al. Alzheimers Dement. 2018 Nov;14(11):1470-1481
9.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等.中华医学杂志,2024,104(35) : 3292-3306.
10.Blennow K, et al. Sci Rep 2019;9:19024
11.Struyfs H, et al. J Alzheimers Dis. 2015;45:813-22
12.Hermann P, et al. Lancet Neurol. 2021 Mar;20(3):235-246.
13.Delaby C, et al. Alzheimers Dement. 2022 Oct;18(10):1868-1879.
14.Xin J, Yu J, Li X, et al. Economic evaluation of Cerebrospinal Fluid biomarkers vs αβ-PET for diagno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China. CTAD AWC 2025,Shanghai (Poster P24)
15.安小娟 , 等.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 2022, 5(2): 166-169.
16.蔡慧敏,等.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4,47(02) : 116-121.
17.王刚,等.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 23(3):219-256.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