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您是第 88072137 个访问者!
您好,欢迎来到全国体外诊断网(全国实验医学网)!
热门搜索:分会介绍 | 会员名单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动态

浅析世界卫生组织体外诊断产品预认证

更新时间:2025/9/8 18:21:02 浏览次数:247

引用本文


吕允凤.浅析世界卫生组织体外诊断产品预认证[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25.8(259):12-17.


浅析世界卫生组织体外诊断产品预认证

Overview of WHO Prequalification for In Vitro

Diagnostics Products


吕允凤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LYU Yun-feng

Center for Medical Device Evaluation, NMPA


摘  要Abstract





世界卫生组织(WHO)体外诊断(IVD)产品预认证是一个值得全球信赖的安全、质量与效率的认证机制。联合国机构、非联合国捐助机构、采购代理和部分中低收入国家利用预认证来指导其IVD产品采购。IVD产品的开发、生产及监管是复杂的,WHO通过制定严格的评估程序与指南文件,通过性能评估、专家审核、现场检查、认证后监测等综合方式,对IVD产品进行预认证与管理。本文全面介绍了WHO预认证的情况,包括预认证的意义、范围、流程、要求等,以期对我国拟开展IVD预认证申请的产品有所帮助。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prequalification program for in vitro diagnostic (IVD) products is a globally trusted mechanism for ensuring safety,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United Nations agencies, non-UN donor organizations,procurement agents, and certa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use prequalification as a reference for IVD procurement.Given the complexity of IVD development, manufacturing, and regulation, WHO conducts prequalification through stringent evaluation procedures and guidance documents, combin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expert reviews, on-site inspections,and post-qualification monitoring. This pape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WHO IVD prequalification, including its significance, scope, processes, and requirements, with the aim of assisting domestic manufacturers intending to apply for WHO prequalification.


关键词Key words 





体外诊断试剂;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指南;专家评审机制


in vitro diagnostic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requalification; guidelines; expert review panel


图片


1988年,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创建了检测试剂盒评估计划[1],由于WHO发现主要在欧洲和美国开发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诊断试验在用于非洲地区人群时,其性能显著降低。检测试剂盒评估计划是通过使用来自广泛地理来源的标本进行性能评估来评价试剂的质量,以验证其在不同人群中的性能。之后,该计划扩展到其他疾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诊断试剂成为商业化产品,许多制造商将其制造地点转移到监管能力较弱的国家和地区。2010 年,WHO启动了一个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is,IVD)和医疗设备预认证计划,该计划考虑到快速变化的诊断格局,并专注于优先疾病的诊断和医疗设备。





1 制造商参与预认证的意义


WHO认为,IVD产品的开发、生产及监管是复杂的,制造商通过参与预认证, 可以应用WHO 发布的预认证指南或者在档案评估、现场检查以及性能评估过程中获得指导;当然参与WHO IVD预认证申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资金,但通过预认证过程也会与WHO的一对一会议获得帮助。WHO积极参与到IVD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协调,能够给制造商提供有力的指导,提高其质量管理能力,帮助其满足严格监管的要求。


联合国机构、非联合国捐助机构、采购代理和部分中低收入国家利用预认证来指导其IVD采购。因此,获得预认证资格可以为制造商增加在相关机构赞助IVD产品招标中的资格与机会。与此同时,对于尚未进入严格监管市场的IVD产品,制造商通过参加预认证也为产品进入严格监管国家奠定了基础。WHO IVD预认证是一个值得全球信赖的集安全、质量与效率的认证机制。此外,WHO的加速注册合作程序(collaborative procedure for accelerated registration)已经在获得预认证的IVD产品中试行,将加速这些产品投放到各国和地区的市场。





2 WHO IVD 预认证概述


2.1 预认证产品范围


任何IVD产品的合法制造商都可以提交预认证申请[2]。提交预认证申请的IVD产品需要满足以下原则:必须是特定疾病或疾病状态所需的、适合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使用,应一个WHO会员国的请求并被WHO疾病特定的检测指南推荐使用。


此外,该产品必须由原始产品制造商提出申请,在提交预认证申请时已经上市,联合国组织和其他采购IVD产品的机构对其感兴趣,属于尚未或很少有通过资格的预认证产品类别。基于上述条件,WHO列出了目前有资格提交预认证申请的IVD产品,见表1。当有新的产品加入时,WHO会更新该表格。


图片


2.2 诊断产品专家评审机制


对于不在当前预认证资格表中、尚未经过预认证或未经过国际医疗器械监管机构论坛(TheInternational Medical Device Regulators Forum,IMDRF)创始成员的严格监管评估, 且可能对公共卫生产生重大影响的IVD 产品,WHO 预认证工作组建立了诊断产品专家评审机制(expert review panel for diagnostics,ERPD)。这是一个评估可能对公共卫生产生重大影响的IVD产品使用风险和利益的机制,旨在促进对创新IVD产品的获取,ERPD的启动前提是这些医疗器械的使用所带来的潜在效益大大超过了与其使用相关的风险。ERPD是由WHO IVD预认证团队协调的技术评估员组成的独立咨询小组负责,旨在评估候选IVD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和性能预期,并确定其风险类别,以支持采购决策。


2.3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产品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寨卡病毒、埃博拉病毒等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IVD 相关产品,WHO执行紧急使用目录(emergencyuse listing,EUL)程序。





3 WHO IVD 预认证工作的基本流程


3.1 预认证的基本流程


预认证工作的基本流程包括预提交(pre-submission)、性能评估(performance evaluation)、标签审查(labelling review)、IVD产品档案全面审查(full assessment)或简易审查(abridged assessment,包括可能的现场检查)、预认证后程序(包括履行预认证承诺、变更报告、产品年度报告、生产现场的重新检查、持续符合WHO技术规范)、上市后监测要求等[3]。预提交过程中WHO将对产品预提交的内容进行初审,决定是否可以接受申请。


性能评估过程为必经程序,由经WHO评估具有相应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验室作为WHO性能评估实验室,对提交预审的IVD产品进行独立验证,包括其性能和可操作性。可以选择由WHO委托和协调进行验证,评估结果直接反馈WHO,也可以由制造商直接委托WHO目录内的性能评估实验室进行性能验证。结果将同步共享至WHO和制造商。


产品标签是非常重要的预认证资料。在评估期间不经WHO同意不得随意更改标签版本。产品标签将与预提交表格、产品档案、现场检查内容共同被审核。


3.2 全面审查与简易审查程序


经过对预提交的审核,WHO如决定对产品进行全面审查,将邀请制造商提交产品档案。产品档案提交时WHO先进行形式审查,如不完整,将要求制造商补充,每个档案有2次补交机会,如仍不满足,将被取消资格。完整档案进入全面审查阶段。


若提交预审查的产品已经获得了严格监管国家的批准,可能获得简易审查。WHO根据预提交表格的情况决定采用全面审查或简易审查程序。简易审查的产品档案相比全面审查减少了部分技术资料的审查要求,如临床性能证据,分析性能评估中的灵敏度、特异性等试验证据等。


在考虑是否适用简易审查程序时,WHO 通常考虑2 个因素:一是产品是否经过严格评估;二是提交预审的产品版本是否与经过严格监管评估的版本相同。以下范围的产品被认为是严格监管的:欧盟《体外诊断医疗器材指令》(Directive 98/79/EC of the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Council of 27 October 1998 on In Vitro Diagnostic Medical Devices,IVDD) 附录二Ⅰ、列表A 中的产品和欧盟《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法规》[In Vitro DiagnosticRegulation (EU) 2017/746,IVDR] 下C、D 类别产品;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批准的Ⅲ类和Ⅳ类产品;澳大利亚医疗用品管理局(Therapeutic Goods Administration,TGA)批准的第3 和4 类产品;日本厚生劳动省(Ministry of Health,Labour and Welfare,MHLW)批准的Ⅲ类产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批准的Ⅲ 类产品;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ealth Sciences Authority,HSA)批准的C 类和D 类产品。因此,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IVD产品有资格进行简易审查:①提交预认证的产品版本已经过全球医疗器械法规协调会(Global Humanitarian Thematic Funding,GHTF) 创始成员的严格监管审查。②虽然提交给预认证的产品版本不同于GHTF 创始成员严格监管审查的版本,但两个版本之间不存在会对IVD产品的安全性、质量或性能产生实质影响的差异[4]


如通过审查产品符合WHO的要求,则产品将被列入获得预认证的IVD产品目录。





4 WHO IVD 预认证的资料要求与指南文件


4.1 预认证资料要求


对于产品提交的资料格式和档案要求,WHO有相关的系列指南文件做出了细节要求。产品档案结构采用IMDRF的目录结构(table of content,TOC),与我国的产品注册申报资料要求一致[5-6]


4.2 指导文件


WHO 关于预认证的指导文件包括3 种类型:① 预认证指南文件(prequalification guidance)[3],涉及有资格进行预认证的IVD产品要求、预认证IVD产品的预期用途范围、预认证IVD产品的预期用户等,包括一系列的通用指南文件,如基于风险的IVD产品评估路径指南、WHO IVD预认证资格标准、预认证与变更认证的时限要求、预认证实验室申请表等,共计21个。② 特定产品技术指导文件(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series,TSS)[7],为每个产品的具体技术指导文件,如TSS-1为用于专业和(或)自我检测的HIV快速诊断检测、TSS-2为用于鉴定葡萄糖-6- 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活性的产品、TSS-4为用于在宫颈癌筛查中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型的产品等,共计27个。③通用技术指南系列(technical guidance series,TGS)[8], 为适用于所有预认证IVD 产品的通用技术指南,如TGS-1 适用于预认证IVD 的标准、TGS-2为 IVD 产品稳定性研究、TGS-3为性能研究要求等,共计8个指南文件。另外,WHO还提供多个产品档案范本[9]。这些指南文件全面覆盖了产品申报程序、流程、资料要求、特定产品技术要求、各项研究的技术指导等。





5 现阶段全球及我国已获得预认证的IVD 产品


自2010~2025 年7 月5日,WHO共预认证了125 个产品[10],其中HIV相关产品66个,梅毒产品2个,HIV与梅毒联检产品3个,乙肝表面抗原产品4个,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产品16个,HPV产品6个,疟疾产品26个,结核分枝杆菌产品1个,G6PD 产品1个。


我国企业获得预认证的产品共13个, 包括疟疾快检试剂、HIV自测快检试剂、HIV快检试剂(全血/ 血清/ 血浆检测)、HCV快检试剂、HIV酶联免疫试剂等。目前,我国尚无核酸试剂产品获得预认证。





6 对我国IVD 监管与行业的启示


WHO开展预认证工作多年,相关要求与国际上IVD监管协调的共识一致,虽然我国近年来通过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和监管科学的不断进步已经与国际监管全面接轨,特别是IVD产品的监管要求与国际监管要求基本一致,但WHO未扩展严格监管国家的范围,这也对我国企业申请IVD预认证有一定影响。


从申报指南中的具体技术要求看,WHO IVD预认证过程中对产品的审核较为严格,即使是对来源于严格监管的国家和地区的产品简化了部分申报资料,对其关键资料的审核仍基于其指定的指南文件进行。目前,WHOIVD预认证采用的资料要求与我国的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基本一致,均为基于IMDRF/RPS WG/N13FINAL:2019 文件的申报资料目录(In Vitro Diagnostic Medical Device Market AuthorizationTable of Contents)及IMDRF/GRRP WG/N47FINAL:2018 安全有效基本原则清单(Essential Principles of Safety and Performance of Medical Devices and IVD Medical Devices)[11]。因此,对于我国相关企业来说,现阶段,基于我国的上市要求更容易理解WHO预认证的要求并准备申报资料。需要注意的是,理解具体指南文件的要求不应仅关注产品评价结果是否达到预认证要求,更应深入研究和理解监管要求的出发点与评价逻辑,从而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风险,保证产品安全有效。


在具体产品指南的技术细节上,WHO IVD预认证的指南要求与我国很多产品指导原则的要求也基本一致,不同的是,WHO的指南文件更多地从产品应符合的技术性能和研究应达到的标准进行规定,我国相关产品的注册申报指导原则更倾向于从研发端指导行业如何开展产品性能的研究及评价。除此之外,由于预认证产品用于支持全球使用,WHO在预认证审查中对运输条件的相关验证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


基于预认证的主要目的,WHO IVD预认证的范围相对有限,主要集中于中低收入国家急需的传染病相关快速检测试剂和核酸试剂, 对于目前尚未被WHO IVD预认证列入预认证范围的产品,特别是WHO网站表示关注的产品,可以关注ERPD的路径,通过申请ERPD对产品进行评估,获取WHO专家技术指导;对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诊断试剂,可关注WHO EUL的认证。


另外,WHO在2019 年启动了IVD的协作注册程序,旨在通过改善WHO IVD预认证和国家监管当局之间的共享来加速注册。这一程序建立在WHO、国家监管当局和制造商之间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利用WHO IVD预认证的工作,从而减少重复工作,促进质量保证产品的国内注册,并使这些产品更广泛地可用。


充分了解WHO IVD预认证的需求与要求,参考WHO相关技术指南文件,有助于我国监管与行业等相关方更科学合理地研发与评价产品,提升产品质量与监管水平,有助于行业更多地开展预认证申请,让更多地中国产品走出国门,造福世界。


作者简介




吕允凤,博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审评六部部长,研究员。专业方向:体外诊断产品的上市前评价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118号龙之梦大厦1807室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