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您是第 71008065 个访问者!
您好,欢迎来到全国体外诊断网(全国实验医学网)!
热门搜索:分会介绍 | 会员名单 |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专家共识

糖尿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更新时间:2024/1/2 13:50:08 浏览次数:15558

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日益沉重的疾病负担为提高我国的慢病防控和国民健康水平带来了巨大挑战。《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专家共识(2022版)》(以下称《共识》)将糖尿病高危人群定义为:


01 年龄≥40岁;具有糖尿病前期史,包括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受损或两者同时存在;


02 超重[体质指数(BMI)≥24 kg/m2]或肥胖(BMI≥28 kg/m2)和(或)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03 静坐生活方式;


04 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患者;


05 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


06 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07 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 mmol/L和(或)甘油三酯≥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0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


09 有一过性类固醇性糖尿病病史者;


1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症等);


11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治疗。


1.png


2021年全球约5.37亿成年人(20-79岁)患有糖尿病(10个人中就有1人为糖尿病患者);


预计到2030年,该数字将上升到6.43亿;


到2045年将上升到7.83亿。


在此期间,世界人口估计增长20%,而糖尿病患者人数估计增加46%。《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2023版)》发布,旨在强化预防糖尿病的理念,进一步明确应该重点干预的人群和干预措施。因此,可以在疾病早期进行快速评估,准确干预并科学处理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疾病恶化或产生的不良预后,其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C肽(C-P)糖尿病相关标志物在糖尿病前期以及疾病期间的监测扮演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一、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化血红蛋白(简称HbA1c或A1C),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人体血液中,它与红细胞内的血红素结合,最终形成了糖化血红蛋白。而且一旦葡萄糖和血红素结合,就不会轻易分开,直到红细胞死亡为止,因为血红细胞寿命在120天以内,所以糖化血红蛋白反应的是过去2-3个月的血糖平均值,这时候血中葡萄糖浓度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值也会越高。以下是临床应用方面:


1.用于评估患者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HbA1c稳定性较好,可以准确反映较长期血糖控制的程度,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糖尿病患者近 2~3 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在血糖监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指标:WHO早在2011年就建议采用HbA1c诊断糖尿病,但之前由于我国各地区测定HbA1c标准化差别较大,标准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使得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唯实生物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产品已获得NGSP认证!(NGSP是目前国际评判实验室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标准化水平的国际最高权威认证机构)。


最新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HbA1c被正式纳入糖尿病诊断标准,《指南》明确指出: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HbA1c 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指南》中完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如下表:


2.png

表1.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注:OGTT为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HbA1C为糖化血红蛋白,典型糖尿病症状包括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体重下降;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减低;空腹状态指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


3.用于预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HbA1c水平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糖化血红蛋白越高,罹患并发症的风险越大。


3.png

图1.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患者

微血管并发症危险性的关系曲线

注:图片来源: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4.用于评价治疗方案对血糖控制的有效程度:HbA1c能灵敏反映出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不仅用作诊断,而且是临床随访的关键指标。如果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不佳时,机体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浓度可上升至正常水平2倍或以上6。我们常说,HbA1c是糖尿病控制的金标准。在临床上,也是以患者HbA1c控制水平来作为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


二、 胰岛素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合成、储存和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调控血糖的作用。胰岛素通过抑制肝脏的糖异生、促进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合成和肌肉中的蛋白质合成等途径来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胰岛素分泌障碍和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的重要特征,其中Ⅰ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Ⅱ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复杂因素作用下造成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障碍。胰岛素测定可用于评估胰岛功能。


三、C肽


C肽又称连接肽,是胰岛β细胞的分泌产物,它与胰岛素有一个共同的前体是胰岛素原。一分子的胰岛素原在胰腺蛋白酶和羧肽酶的作用下裂解成一分子的胰岛素和一分子的C肽。因为C肽不容易被肝脏降解,因此测C肽就是测了胰岛素的含量,能准确反映胰岛细胞的功能。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同时可抽血测定空腹血糖负荷后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清C肽水平,正常人在服糖60分钟后C肽水平升高至基础水平的3倍以上。1型糖尿病C肽水平极低,胰岛功能减退者餐后C肽上升的幅度常低于3倍。对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用测定血中胰岛素水平不能评价自身胰岛功能,可以测定C肽水平来评价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2型糖尿病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占90%以上,因此,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效控制已经受到很大关注。最新颁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提到,HbA1c在临床上已作为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也是临床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的重要依据。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基础,测定血清胰岛素和C肽可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最新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将HbA1c作为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标准,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测定血清中的胰岛素和C肽可以反映胰岛B细胞的功能情况。根据空腹血糖和OGTT的结果,可以诊断糖尿病,并通过定量胰岛素和C肽的含量可以作为糖尿病的分类依据。


这些指标和测试结果对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预防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定期监测血糖、HbA1c、胰岛素和C肽等指标也是管理疾病、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国女医师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专家共识.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2, 16(01): 7-14. DOI: 10.3760/cma.j.cn115624-20211111-00677


[2]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2023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3, 15(06): 484-494. DOI:10.3760/cma.j.cn115791-20230509-00188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 41(5): 482-548. DOI: 10.3760/cma.j.cn121383-20210825-08063


来源:《临床实验室》杂志2023年11月刊、基层检验网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118号龙之梦大厦2209室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