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您是第 55952629 个访问者!
您好,欢迎来到全国体外诊断网(全国实验医学网)!
热门搜索:分会介绍 | 会员名单 | 行业资讯
科研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资讯 > 检验常识

生活习惯不良好,小心惹来糖尿病!

更新时间:2014/11/14 15:15:42 浏览次数:2485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2014年世界糖尿病日主题为"健康生活与糖尿病"。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据最新资料显示,我国患有糖尿病的总人数已达9240万,且糖尿病患病率增长迅速,每年新发患者达680万。目前,糖尿病有扩大化和年轻化的倾向,因而危害人群的范围越来越大。

了解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被称为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

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 ,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不十分明显或仅有部分表现。另一大类是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表现。

1型和2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根据诊断,糖尿病分为两种,1型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T1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不适当的免疫系统对健康组织的攻击而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1型糖尿病时,患者的身体停止制造胰岛素,其自身的抗体会攻击胰腺中的胰岛素产生细胞,而2型糖尿病(T2D)则起因于胰岛素抗性和β细胞功能障碍。

1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检查方法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3.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糖化血清蛋白
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
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7.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诱发原因
1、肥胖
肥胖是诱发糖尿病最重要风险因素之一,由最新全国肥胖和代谢综合征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超重与肥胖症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2.8%和18.5%,其中成年男性的患病率分别为33.7%和13.7%,成年女性的患病率分别为29.2%和10.7%。

应酬较多的人往往饮食超标,高脂肪、高热量的成分大增,直接造成身体脂肪的过度堆积,容易引起脂肪细胞变得肥大,脂肪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密度变小,同时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易发生糖尿病。

2、工作压力大
工作压力大的人群易引起血糖、血压增高。由于精神长期高度紧张,造成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从而引起血糖、血压的持续增高,也更容易造成糖尿病。

3、熬夜
经常熬夜会对糖尿病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现代社会紧张的生活节奏、经常熬夜等的确也会对糖尿病的形成产生较重要的影响。而长期接触化学、放射性物质和污染等,一旦胰岛功能遭到破坏也会发生糖尿病。

远离糖尿病,从饮食开始
饮食是各种类型糖尿病基础治疗的首要措施。饮食治疗的原则是:控制总热量和体重。减少食物中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食物纤维含量,使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所占比例合理。控制膳食总能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物质,维持合理体重。

饮食十大原则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食粗粮
2、多吃蔬菜,水果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豆类制品
4、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
5、三餐分配合理,零食适量
6、少油少盐
7、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8、每天足量饮水
9、饮酒限量
10、运动,保持体重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多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锻炼对于糖尿病的预防也是很有效的,平时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对血糖的控制也是有所加强的,并且适当的运动锻炼还能有效的加速脂肪的分解,帮助患者减轻体重,改善脂质代谢,对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预防也都是很有帮助的。一般可以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打太极拳、骑车、打高尔夫球和园艺活动),运动时间每周至少150分钟。

2.生活规律
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不熬夜,不抽烟。在饮食上保持正确的饮食习惯,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注重营养的均衡搭配,同时尽量少吃一些糖分含量多的食物,以免导致血糖的水平快速上升。适当的补充一些维生素C和维生素E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对糖尿病的十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吃甜食太多造成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高热量高脂饮食、体力活动过少、肥胖、年龄增加、心理压力等。

误区二:年轻人不可能得糖尿病
如今,糖尿病已有年轻化的趋势,糖尿病已经不再是老年病,年轻人患病比例日趋上升。年轻人也需要养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重视糖尿病的预防。定期体检有助于糖尿病的及早发现及采取早期措施和治疗。

误区三:得了糖尿病只需服药
糖尿病不能只服药,需要综合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心理平衡、科学运动、科学监测等。

误区四:饮食治疗就是控制糖或主食摄入
这是错误的,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关键是控制每日膳食总热量。

误区五:血糖控制得越低越好
这并不对,血糖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过高或者过低。血糖控制得好,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血糖过低会出现低血糖血症。

误区六:多吃降糖药可以不控制饮食
饮食治疗才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

误区七:糖尿病监测只需检测血糖
实际上,监测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包括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长期血糖控制的最重要的评估指标。

误区八:没有感觉不舒服可以不查不治
要确诊了糖尿病,就要及时、及早接受正规的筛查和治疗。

误区九:血糖在正常范围内不需再治疗
目前,糖尿病是不能治愈的,需要终身治疗。

误区十:保健品能够治愈糖尿病
保健品不能有效治疗,更不能治愈糖尿病。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保健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应于特定人群使用,但不能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链接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的由来

历史上著名加拿大著名的糖尿病专家班亭,是第一位把胰岛素用于儿童糖尿病患者的医生,从而拯救了无数的患有糖尿病儿童的生命,为了缅怀班亭教授这一功绩,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决定把他的生日——11月14日,定为世界防治糖尿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广泛开展糖尿病宣传、教育和防治工作,以推动世界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世界糖尿病日(WorldDiabetes Day, WDD)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共同于1991年发起,并一直得到这两个组织的关心和支持。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糖尿病日宣传活动目的:向大众普及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加深广大群众对糖尿病防治的认知程度,指导广大群众关注糖尿病,防治糖尿病,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本文系检验医学产业协会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how do you get an abortion hockey1.com how to abort a pregnancy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118号龙之梦大厦2209室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