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刊物 / 蓝皮书、行业报告

【CAIVD蓝皮书】血源安全检测(三)

更新时间:2017/7/26 9:06:44 浏览次数:5789

3、  免疫血液学检测技术方法学进展

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检测技术纳入到免疫血液学检测当中来,包括经典的血清免疫学检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等。从检测目的上来讲,目前最常用的有以下几个试验:ABO定型、Rh定型、交叉配血试验、传统交叉配血试验、计算机配血、抗体测定与抗体鉴定、吸收放散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


在临床实验室当中,血清免疫学方法通常包括常规试验和辅助实验两大类。常规试验常用的有血型鉴定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试验、交叉配血试验等;辅助试验通常包括吸收放散试验、唾液型物质抑制试验以及抗体效价测定等。通过血型血清学试验组合,筛查出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忽略没有临床意义抗体的干扰,确保输血安全。


生理盐水介质凝集法:盐水介质凝集试验中的抗原是盐水红细胞悬液,红细胞上的抗原决定簇与相应的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部位结合,交叉连接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盐水介质凝集试验用于IgM抗体的检出、鉴定和盐水交叉配血试验以及通过盐水抗体鉴定的血型系统,如ABO、MN、P、S等。抗A抗B特异性IgG类抗体有时可直接凝集悬浮于盐水中的红细胞,与红细胞表面抗原位点数目和抗原决定簇位置有关。


抗人球蛋白及改良方法:概述:抗人球蛋白试验是1945年由Coombs等人建立的,又称Coombs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的建立在血型血清学上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诊断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主要方法之一。Coombs试验方法发明后近半个世纪时间里,一直是血型血清学、血液免疫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技术方法之一,相容性检测技术的“金标准”。


酶介质凝集法:1947 年Morton 和Pickles最先报道使用蛋白水解酶增强红细胞凝集反应的方法。20世纪90年代,该技术陆续被聚凝胺技术、微柱凝集抗人球蛋白技术所取代可分为一步酶法和二步酶法。


聚凝胺法:1980年Lalezari 和Jiang首先将聚凝胺试验(Manual Polybrene Test,MPT)应用于血库作业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聚凝胺试验方法进入国内免疫血液学检测实验室。


固相捕获技术:固相捕获技术是基于微孔板的血型免疫学技术,能够进行抗体筛查和鉴定分析,同时提供简单易用的标准化检测方法,提高了对有临床意义的抗体检测的灵敏度。固相免捕获技术在免疫学和化学实验室中已应用了许多年。F.V. Plapp博士及其同事报告,1984年他们采用固相红细胞吸附实验(Solid Phase Red Cell Adherence Assay,SPRCA)检测了红细胞抗原和抗体。最早商业开发的固相红细胞吸附实验技术和设备是由Immucor公司生产的,所用商标名是Capture,用于检测红细胞和血小板抗体。Capture基于微孔板的固相技术也适合于自动化。1998年,Immucor推出了首台经美国FDA批准的全自动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分析仪—ABS2000?,并在2002年至2010年间相继推出了Galileo?、Echo?和NEO?血库系统平台。Echo于2007年在全球范围内推出,NEO于2010年在全球范围内推出。


红细胞磁化技术:红细胞磁化技术(Erythrocyte-magnetized technology,EMT)是一种基于红细胞磁化的血型免疫学技术。磁珠的应用使得抗原和抗体可以在磁力的作用下快速的移动。EMT技术使用磁力替代离心力,节省了实验过程中的离心步骤,有效提高了实验的可靠性,避免了冷凝集、纤维蛋白等导致的假阳性现象。最早商业开发红细胞磁化技术的是法国迪卡斯公司(Diagast),该技术也用于在Qwalys 3和Qwalys XL自动化检测平台。


免疫磁珠技术 :免疫磁珠技术采用现代纳米磁珠技术与免疫学相结合,将红细胞膜包被于免疫磁珠表面,应用于临床常规检测。柱凝集技术是应用于临床输血中的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在二十一世纪逐渐的应用于输血领域,对输血行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柱凝集技术是应用于临床输血中的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在二十一世纪逐渐的应用于输血领域,对输血行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柱凝集技术可以对标本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试验等相关检查。反应柱中使用了一定大小的凝胶或玻璃珠作为分离介质,起到分子筛的作用,能将凝集和非凝集细胞分开。传统的抗人球蛋白试管法是经典的免疫血液学实验。但是由于操作时间长,需要洗涤红细胞,结果人为影响因素多,从而阻碍的其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柱凝集技术作为一种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的新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结果稳定,操作标准化,无需红细胞洗涤,从而缩短了试验时间,使输血前检测从手工方法进入到全自动方法,在输血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截至目前,柱凝集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常规的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检测,并且引起国内越来越多的关注,经过不断地与其它方法对比分析,不论从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还是交叉配血验来看,其结果充分表明明显优越于传统抗球蛋白法、木瓜酶法以及凝聚胺法。由于柱凝集技术的方法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快速,为其它方法所不能比拟。但是在国内由于进口试剂价格等方面的原因,阻碍了其全面推广的速度,因此现在很多国内厂商的国产试剂卡已经陆续上市,但其结果的稳定性,准确性上还有待进一步评估。

 

第四节  血源安全检测政策、法规与标准


1、血站技术操作规范

①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的通知

②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


2、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

①    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

②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修订《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的决定


3、血站管理办法

①    血站管理办法

②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全面推进血站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


4、免疫血液学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简介

  免疫血液学检测不同于其他的检验学科,它直接关系到血液输注后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要保证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除需要先进的检测技术和合理的检测程序外,还需要有法律法规依据、严密的组织管理,来保证这些技术和程序的有效实施。


临床输血的组织管理由卫计委领导下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成,负责制定政策和监督检查;执行机构为各级医院的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各级检验部门负责输血相容性时间质评。临床输血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是针对临床用血申请、供给、临床输血规范的管理和监督的法规,目的是实现血液输注全过程进行规定、指导、控制和改进工作。临床输血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如表1所示。2016年7月29日,经国家标委会批准,“输血医学”正式被增设为二级学科。我们相信,更加注重临床输血专业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的输血医学,未来必定大有可为。

 

表1. 临床输血相关法律法规

 蓝皮书临床输血相关法律法规.jpg

 

第五节 2016年大事件


我国血液制品因原料短缺和技术受限以及政策壁垒等问题而长期备受市场关注,产品供应常出现一药难求的现象。为了探讨和促进血液制品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在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献血网、湖南智一堂血浆原料管理有限公司决定举办“‘十三·五’后,谁来保障中国血液制品供给”高峰论坛。

扫描下载
体外诊断头条APP
扫描下载
载玻片APP
扫描关注
CAIVD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CAIVD官方视频号
扫描关注
CACLP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CACLP官方视频号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 京ICP备15010734号-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