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动态

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来了,5类人是防控重点!

更新时间:2017/6/1 11:38:35 浏览次数:11977

日前,我省发布《安徽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目标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和病人治疗成功率达到九成以上。同时,探索将艾滋病检测、抗病毒治疗等相关诊疗服务纳入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和重大疾病保障范围,并推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住院病人开展HIV检测。

“十三五”目标


1.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5%以上。流动人口、青年学生、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等重点人群以及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达90%以上。


2.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减少10%以上,其他性传播危险行为人群感染率控制在0.5%以下。


3.夫妻一方感染艾滋病家庭的配偶传播率下降到0.8%以下。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到4%以下。


4.经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和病人比例达90%以上。符合治疗条件的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达9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和病人治疗成功率达90%以上,累计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人数比2015年增加一倍。


青年学生感染人数增加较快

“十二五”期间,我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以下简称感染者和病人)发现率由48.4%提高到69.3%,病死率由5.6%降低到3.4%,全省抗病毒治疗比例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640.webp (2).jpg

性传播成为最主要传播途径,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感染率持续升高,青年学生感染人数增加较快,社交新媒体的普遍使用增强了易感染艾滋病行为的隐蔽性。


高中专题教育不少于4课时/年

到2020年末,宣讲覆盖各市和重点县(市、区),每月至少开展1次艾滋病防治公益宣传。对于流动人口、青年学生、老年人、出国劳务人员、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等重点人群,应当强化艾滋病感染风险及道德法治教育。


督促学校落实预防艾滋病和性健康专题教育任务,确保初中学段不少于6课时/年,高中学段不少于4课时/年,高等学校新生入学教育及每学年不少于1课时的教学任务。建立健全学校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和定期会商机制,开展高校预防艾滋病教育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


将艾滋病、性病检测咨询纳入婚前自愿医学检查

《计划》要求,各设区市和存活感染人数超过1000例的县(市)应当具备确诊检测能力;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应当具备实验室艾滋病检测能力。现存活感染者和病人在200人以上的县(市、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应当具备快速检测能力。

640.webp (3).jpg


同时,扩大检测服务范围,推动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住院病人开展HIV检测;全省各地要将艾滋病、性病检测咨询纳入婚前自愿医学检查和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健康体检。


在抑制艾滋病传播方面,男性同性性传播疫情上升较快的城市应加强疫情和危险因素监测,探索有实效的综合干预策略。


引导并动员新婚人群、孕产妇尽早接受相关检测,提高新婚人群、孕产妇HIV及梅毒检测率,对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治疗、预防性用药、监测、随访、转介等系列干预服务。


探索将艾治疗纳入大病保障

《计划》提出,我省将探索将艾滋病检测、抗病毒治疗等相关诊疗服务纳入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和重大疾病保障范围。现存活感染者和病人在200人以上的县(市、区)要适当增加定点医疗机构数量。医疗卫生机构要强化首诊(问)负责制,对诊疗服务中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做好接诊、转诊和相关处置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者拒绝诊治。


同时,依法保障感染者和病人就医、就业、入学等合法权益。


扫描下载
体外诊断头条APP
扫描下载
载玻片APP
扫描关注
CAIVD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CAIVD官方视频号
扫描关注
CACLP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CACLP官方视频号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 京ICP备15010734号-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