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三五老龄规划带来的新机遇
更新时间:2017/3/28 14:17:04 浏览次数:19393月2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规划提出,积极发展老年健康产业,大力提升药品、医疗器械、康复辅助器具、保健用品、保健食品、老年健身产品等研发制造技术水平,扩大健康服务相关产业规模。推进信息技术支撑健康养老发展,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智慧医疗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开展面向家庭、社区的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覆盖率和健康养老质量效率。
一、“十三五”驱动市场巨大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老龄化又是养老市场发展的原动力和机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至2016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5亿,占总人口的16.5%。而到2030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5%左右。如此基数庞大的老龄人口在医疗、养老、保健及护理、康体等对产业的拉动无疑是巨大的。
1.计划的实施还将惠及于康复、理疗器械、老年护理用品、POCT、养营食品、健康旅游、老年代步工具等产业的兴起。
2.据测算中国养老产业2020年将迎来5000亿元的市场空间。到2030年有望增至万亿。健康养老、智慧养老、养老的战略布局已成为新常态,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3.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
4.2016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室印发《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对促进养老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作出部署。
5.2017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卫计委联合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计划将持续支持推动智慧健康养老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以及推动在养老和医疗机构中优先使用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并鼓励财政补贴家庭和个人购买智慧健康养老产品。
二、“十三五”驱动细分领域动力强劲
“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的重点任务中,明确要推进信息技术支撑健康养老发展,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开展面向家庭、社区的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覆盖率和质量效率。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具有基本医疗保障功能的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大力推动和助力可对所服务的老龄健康人群进行远程、有效、网络化的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
1.如居家健康警示系统、健康手环记录分折系统、多功能健康腕表系统、可穿戴轻便监护防护系统、行踪记录定位系统等等,通过以上系统对老年人常见多发的血压、血糖、血氧、心电、行动等生理参数和健康状态信息进行实时、有效、移动、网络、连续的监测并实现在线即时管理和预警,并提供有效快捷的健康安全服务。
2.便携式小型化的健康监测设备,和诊疗仪器设备,可用于家庭、家庭医生、社区医疗机构的集成式、分立式智能健康监测应用工具包,便携式干电池POCT检验仪器及试剂,便于个人、医护人员和社区机构在家庭和移动场所中实时监测各项生理指标,并借助在线管理系统实现远程智慧健康管理。
3.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用于社区机构、公共场所的自助式智能健康检测、予警设备,便于用户在不同社区、机构中随时、随地、自助地完成基础健康状态检测,提升用户或社区志愿者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4.加强智能养老监护设备,用于家庭养老及机构养老的智能轮椅、监护床等智能监测、康复、看护设备,开发预防老年痴呆症患者走失的高精度室内外定位终端,老年居所的安全改造及予警联网系统的研制开发,实现自主自助的养老功能,提高用户自主养老、自主管理的能力,提升社会和家庭养老资源的使用效率。
5.家庭服务机器人,满足个人和家庭家居作业、情感陪护、娱乐休闲、残障辅助、安防监控等需求的智能服务型仿真型机器人,提供轻松愉快、舒适便利、健康安全的现代家庭生活,提高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
6.健康养老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系统集成,对接各级医疗机构及养老服务平台,建立与老年健康动态监测相关的机制,整合信息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智慧健康愉悦的养老服务。
原创请尊重,且转且珍惜
转载请注明出处CAIVD!
(作者:雪莉)

体外诊断头条APP

载玻片APP

CAIVD官方微信

CAIVD官方视频号

CACLP官方微信

CACLP官方视频号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 京ICP备15010734号-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