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动态

国家卫计委频频发文助力,国产医械设备还是难进公立医院!何解??

更新时间:2017/3/2 13:42:26 浏览次数:2095

近日,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在北京发布了《2016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显示,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分会抽样调查统计,2016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约为3700亿元,比2015年度的3080亿元增长了620亿元,增长率约为20.1%。其中,医用医疗器械市场约为2690亿元,约占72.70%;家用医疗器械市场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约为1010亿元,占比27.30%。


《蓝皮书》中指出了医械行业发展的6大障碍,其中有一条说的是:国产医疗器械在三甲医院的配比不足。


那么,国产医疗设备为什么那么难进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招标只认进口货高额费用患者扛

长期以来,我国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市场一直被GPS所垄断,国产医用设备甚至连县级医院都很难进,民营医院成了国产大型医用设备的“救命稻草”。


进口货垄断国内医用设备造成了严重后果:检查费用居高不下,给患者带来财务负担;进口商通过大型医用设备软件获取中国人口疾病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开发针对中国市场药品。


专家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公立医院财务约束软化,大手大脚,相互攀比选进口高档设备。事实上,同档次的产品,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质量没有什么差别,完全能满足临床需求。

  

现实:国产设备“退”至民营医院

大型医用设备主要指,核磁共振(MR)、CT、分子影像(PET—CT)等产品,在医院内作为重要的诊断设备,价格一般在200万至2000万元不等。


国内市场主要分为公立三级医院、二线城市医院和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深圳食药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管处处长袁斌华指出,不少县级医院、社区医院有了政府补贴后,也都争抢着购买进口大型医用设备“其实基层医院根本用不了进口设备的一些功能,作为评标专家组成员,有时我也觉得很无奈。”


对比:同档次产品国产进口质量一样

国产设备质量差吗?很多三级医院院长们表示,同档次的产品,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质量一样,完全能满足临床需求。除了质量一样,国产设备的价格优势非常明显。

既然质量可靠、价格合理,为什么国产大型医用设备不被三级医院采购?


“公立医院不差钱,都相互攀比选进口高档设备。而民营医院用自己的钱,都要选实用、价格合理、维修成本低的产品,因此国产设备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这一市场随着国家政策倾斜正迅速增长。”


公立三级医院对品牌有诉求,为了满足科研、发论文等需求。而底层医院则需要具有性价比优势的产品。


寻路:卫计委已发文件但未出具体措施

业内人士指出,大型医用设备被进口品牌垄断造成了两大后果。一是检查费用不能降低,医院不能腾挪出费用多采购设备,满足众多患者需求;二是进口商通过大型医用设备软件获取中国人口的疾病数据,可轻松利用这些数据开发针对中国市场药品。


卫计委下发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文件种指出,目前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存在竞相购置大型设备的问题,提高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引导医疗机构合理配置适宜设备,逐步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平。


这些消息引起了医疗设备行业的极大震动,但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只见卫计委消息,不见具体的措施,比如招标、配置证管理等。


国产产品质量过硬,政策稍微出现一些修正,比如给予国产设备一样的招标待遇,民族品牌肯定能占据市场。


据悉,地方卫生局已经开了先河。联盟之前的相关报道:

1、重磅!三部委联合拒绝通过334台进口设备采购申请,金额高达6884万元!

2、又一个省卫计委明确发文:采购进口医疗器械需经过严格审批?!

3、又一省采购政策出台:200万以下采购不用公开招标,100万以下... ...

4、又一省卫计委明确要求:二甲及以下医院只能采购国产,三级医院严格审批!(附采购清单)


这些地方规定:按照采购法相关规定,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在采购货物和服务时,应按照采购法相关规定,首先购买本国产品和服务,特别要优先支持我市地产高新医疗设备等产品。


国内有些大型企业已经达到与国际领先水平接轨的程度,应该结合产品在医院使用的特点给予支持,规定出可以使用规范化大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设备的一定配比,给优秀民族工业生产的产品在临床中不断改良的机会。


这样民族工业才能更加茁壮的成长!


扫描下载
体外诊断头条APP
扫描下载
载玻片APP
扫描关注
CAIVD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CAIVD官方视频号
扫描关注
CACLP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CACLP官方视频号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 京ICP备15010734号-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