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标准日中国宣传周主题活动昨日在京举行
更新时间:2015/10/15 13:54:17 浏览次数:2169
每年10月14日庆祝的世界标准日,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纪念日。10月14日这一天被选定为世界标准日的原因是,在1946年10月14日的这一天,来自25个国家的代表会聚伦敦开会并决定创建一个"旨在促进工业标准的国际间协调和统一"的新的国际组织——ISO。(ISO于1947年正式开始运作)。
2015年10月14日是第46个世界标准日,据《中国标准化》杂志报道,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在清华大学举行了2015年世界标准日中国宣传周主题活动。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出席活动并讲话,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席张晓刚宣读三大标准化组织世界标准日祝词并作了《国际标准化和未来发展趋势》专题讲座,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北京市质监局局长赵长山致辞。来自国务院有关部委的代表,质检总局有关司局及在京有关直属挂靠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在京技术委员会、标准化科研院所及清华大学的师生代表参加了主题活动。
2015年世界标准日主题为"标准是世界的通用语言",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共同确定,意在凸显标准的互联互通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家标准委将今年世界标准日中国主题确定为"标准联通一带一路人才筑就标准未来",旨在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国家战略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突出人才对标准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活动现场,田世宏代表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向全国标准化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田世宏指出,标准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世界的通用语言,在降低贸易成本、促进技术创新、增进沟通互信等方面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标准化工作要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推进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要加强同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广大企业要积极运用标准化手段,提升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水平,以中国标准"走出去"带动中国产品、服务、装备和技术"走出去"。
田世宏强调,我国标准化人才队伍已初具规模,标准技术专家超过4万名,但与标准化改革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综合素质好、理论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标准化人才队伍,大力加强标准化学科建设,完善标准化知识体系,不断加大标准化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标准化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和实践水平,在全社会积极开展标准化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标准化意识,不断推进标准化事业科学发展。
汤涛在致辞中指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大力加强社会保险、人力资源服务、劳动管理与保护和劳动定员定额等方面的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科研工作,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下一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加快做好职业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产业发展、企业生产经营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促进劳动者生产能力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张晓刚在专题讲座中详细介绍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现状以及标准在全球范围内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国际贸易、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对未来标准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体外诊断头条APP

载玻片APP

CAIVD官方微信

CAIVD官方视频号

CACLP官方微信

CACLP官方视频号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 京ICP备15010734号-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