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小细胞肺癌可能源于基底细胞,而不是神经内分泌细胞
更新时间:2025/9/21 15:18:02 浏览次数:325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小细胞肺癌 (SCLC) 可能源于基底干细胞样细胞,而不是神经内分泌细胞,这标志着对这种恶性疾病的认知发生了重大转变。
小细胞肺癌(SCLC)是致死率最高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五年生存率低于7%。人们通常认为小细胞肺癌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
一项由杜克大学领导的新研究表明,小细胞肺癌可能源于基底干细胞样细胞,而不是神经内分泌细胞。
这项研究成果于9月17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标志着对这种恶性疾病的认知发生了重大转变。
基底细胞具有分化成多个肺细胞类型的能力。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细胞既可以形成经典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也可以形成簇细胞样(tuft-like)肿瘤。
簇细胞样肿瘤与患者预后不良以及对现有疗法的耐药性相关。通过确定基底细胞可以形成两种肿瘤状态,研究人员现在可以探索一些策略来防止癌症的免疫逃逸和扩散。
通讯作者、杜克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和癌症生物学系教授Trudy G. Oliver博士表示:“这一发现重塑了我们对小细胞肺癌起源的理解。”
“我们的模型首次完整呈现了这种疾病的复杂性,让我们能够研究和靶向其最危险的形式,”Oliver指出。
利用基因工程小鼠、3D肿瘤类器官和人类SCLC肿瘤数据集(944 个样本),研究人员还发现,只有当基底细胞(而不是神经内分泌细胞)出现遗传改变时,才会诱发簇细胞样肿瘤,这表明科学家对该疾病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第一作者、杜克大学医学院的Abbie S. Ireland解释说:“我们采用了一种称为谱系条形码的技术,可以标记单个细胞并追踪它们随时间的演变。”
“研究表明小细胞肺癌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命运可塑性’过程发生改变,”Ireland说,“这不仅解释了疾病的耐药机制,还有望提供一些新思路来防止它们转变为恶性癌症。”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首次建立了最难治疗的簇细胞样小细胞肺癌的精确实验室模型。这些模型与新的基础知识相结合,有助于推动早期检测和靶向治疗的研究。
“我们现在有了工具,可探索这些基底细胞在转化为恶性癌症之前如何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这为新疗法的开发打开了大门,有望在疾病萌芽阶段遏制它们,”Oliver谈道。
参考文献
Basal cell of origin resolves neuroendocrine–tuft lineage plasticity in cancer

体外诊断头条APP

CAIVD官方微信

CAIVD官方视频号

CACLP官方微信

CACLP官方视频号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 京ICP备15010734号-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