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伴健康-血清标志物助力结直肠癌全程诊疗
更新时间:2024/12/9 17:53:50 浏览次数:1111
作者:段朝晖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引言
结直肠癌(CRC)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疾病负担日益加重。根据2024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CRC近10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2],且因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这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凸显了早诊早治的重要性[3,4]。
1
血清肿瘤标志物贯穿结直肠癌全程诊疗
目前临床上常用结直肠癌的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像学检查对于某些类型、位置的结直肠癌的检出率有限;病理学检查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如高龄患者可能无法耐受[5]。肿瘤标志物升高早于影像学检查,在早期筛查、辅助诊断、预后预测、疗效评估及复发监测等方面均有应用价值[6],是诊断结直肠癌的有效方式。当前常用的肠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和糖类抗原242(CA242)[7]。
CA242于1985年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它是一种新型的含唾液酸的碳水化合物结构,以糖蛋白/糖脂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表面,或以o-连接富集糖蛋白(粘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血清中[8],研究显示CA242作为一种成熟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包括直肠癌、结肠癌、胰腺癌、胃癌等20多种与肿瘤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9]。
2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疗
各阶段中的应用
2.1早筛和辅助诊断(标志物联合检测提高诊断敏感性)一项回顾性分析研究显示,CEA、CA125、CA242、CA19-9多种肿瘤标志物在不同分期、是否转移性疾病中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联合检测时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10]。另一项回顾性研究也提示,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敏感性[11]。
同时,肿瘤标志物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如:炎症性肠病(IBD)合并直肠癌患者的CA242水平,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期、生长方式、TNM分期相关。这些研究证明了肿瘤标志物的辅助诊断价值,并可辅助临床治疗的选择 [12]。
2.2复发监测(标志物联合检测提高复发监测敏感性)关于结直肠癌的复发监测,与单一血清肿瘤标志物相比,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更全面地反映肿瘤的复发情况,显著提高复发监测的敏感性,对于早期发现肿瘤复发、尽早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13]。
此外,肿瘤标志物在免疫治疗疗效评估,尤其是鉴别免疫治疗的假性进展方面,同样具有重要的提示价值[16]。
2.4预后评估(标志物联合检测可辅助预测疾病预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够更好地预测患者预后。在单因素分析中,单独的CEA、CA19-9、CA242水平及联合标志物均显示与OS、DFS显著相关;在多变量分析中,只有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是独立预后因素[15]。研究发现,与术前CA19-9水平相比,CA242术前水平能更好的预测复发,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7),对于可手术的结肠癌患者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16]。
除此之外,动态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还有助于筛选高危患者并评估预后。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3,539例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CRC患者,分析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动态变化。与未升高患者相比,有一种或多种标志物升高的患者死亡和复发的风险较高,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升高患者生存率最低[17]。
更为重要的是,研究发现,围手术期和术后CA242的变化轨迹是结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 术前CA242正常的患者,比术前CA242升高的患者的RFS预后更好;
- 术前CA242升高的患者,术后CA242正常比异常的患者的RFS预后更好;
- 术前CA242升高的患者,术后/术前CA242比值低(≤0.2)比比值高(>0.2)的患者的RFS预后更好[18]。
在此基础上,结合术后/术前CA242比值,可进一步对患者的预后分层。低水平稳定组(术前和术后均保持低水平CA242)的3年RFS最优,晚期升高组(术后6月内CA242水平逐步下降,术后9月开始上升)次之,早期升高组(术后CA242水平持续上升)预后最差[18]。
另外,CA242可进一步提升CEA异常患者的预后分层。在CEA异常的患者中,术后早期CA242水平升高提示CRC患者无复发生存率降低,对CRC患者进行CA242的常规术后随访,可有效评估CRC患者无复发生存情况[18]。
严重的化疗不良事件是影响患者疗效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还具有预测化疗不良事件的价值。多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脂指标联合检测,与化疗不良事件(如手足综合征、血小板减少、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和骨髓抑制)显著相关(P<0.05)[19]。
总结
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日趋上升,早诊早治是关键。CA242是CRC诊疗中的一个重要血清肿瘤标志物,与CEA、CA19-9等其他标志物联合使用,能显著提高早期筛查、辅助诊断、复发监测和预后评估的敏感性。此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更精准地评估治疗效果,帮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Bingfeng Han, et al.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4 (2024) 47–53
[2] Zhu J, et al. Dig Dis Sci. 2017 Jan;62(1):235-243.
[3] Xu R, et al. BMC Cancer. 2020 Feb 18;20(1):131.
[4] Fang L, et al. Gastroenterol Rep (Oxf). 2021 Nov 17;9(6):571-582.
[5] 李磊.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26).
[6] Del Monte U. Does the cell number 10(9) still really fit one gram of tumor tissue? Cell Cycle. 2009;8(3):505-6.
[7] Ou FS, et al. J Thorac Oncol. 2021. Apr;16(4):537-545.
[8] Dou, H et al.. Prog Mol Biol Transl Sci.(2019); 162:229-239.
[9]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Volume 834, Issue 1, 27 March 1985, Pages 110-117
[10]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Volume 834, Issue 1, 27 March 1985, Pages 110-117
[11] Tiantong Wu, et al. Int J Clin Exp Pathol. 2020;13(7):1608-1614.
[12] Journal of Oncology Volume 2022, Article ID 7742760, 7 pages https://doi.org/10.1155/2022/7742760
[13] Verberne C.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2016. 198 p.
[14] 吴曰清, 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6(33):52-54.
[15] Jingtao Wang, et al. Int J Clin Exp Pathol. 2015 Nov 1;8(11):14853-63.
[16] Xue-Qin Yang, et al. Med Oncol (2012) 29:1030–1036
[17] Chunxia Li, et al. EBioMedicine. 2021 Dec;74:103706.
[18] C. Li et al. Science Bulletin 68 (2023) 1875–1879
[19] Mingzhe Jiang, et al. J BUON. 2021 Jul-Aug;26(4):1226-1230.

体外诊断头条APP

载玻片APP

CAIVD官方微信

CAIVD官方视频号

CACLP官方微信

CACLP官方视频号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 京ICP备15010734号-10 )